跳至內容

討論:血的神話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書籍定性[編輯]

關於本書的性質,依據維基方針[1][2],我總結一下:

1)作者譚合成本身是作家,擅長「報告文學」,並非歷史學家或相關專家,所以雖然作者自身在序言中認為本書是「歷史紀實」,或再怎麼發誓,外界並不能直接認定此書就是歷史檔案、史書或學術著作。即使是專業史學家,也不敢100%說自己寫的歷史就一定是史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受主觀影響。尤其是當本書的寫作初衷是紀實文學/報告文學。周實在書中的序言中提道,寫書的初衷是「編輯部討論選題時,我提出要抓紀實文學,最好是每期能抓出一個,篇幅五萬字左右。道縣文革大屠殺作為撥亂反正的典型自然也就列入了。而合成在當時正好借調到編輯部,且他又會寫,尤其擅長報告文學,自然就是不二人選,於是,這個光榮的任務也就落到他的身上,這就是所謂緣分了。」而作者本身在序中也提到「1986年9月我們以《血的神話》為題急就了一篇約為10萬字的報告文學,它實際上是應國內一家有影響力的大型文學雜誌約稿而作,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未能發表。」

2)書中許多語言並不是歷史「紀實」,而是報告文學或紀實文學。譬如(第183頁):「而我竟然膽大包天,竟敢輕輕巧巧進行否定。但是親愛的朋友們,有什麼辦法呢?我們所做的一切,所能做的一切,包括想做的一切,有多少可以由自己做主?時代有它內在的苦難,身處其中的人誰也無能逃脫,但是希望可以認識,可以理解,可以超越,面對民族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唯有「對愛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對人類苦難的難以忍受的憐憫」,才能拯救我們自己,除了勇敢地大聲地說出事件的真像,我們別無選擇。」

3)有其他學者認為是報告文學或紀實文學[3][4]

4)綜上,關於歷史題材,報告文學、紀實文學、歷史紀實本身並未有絕對明確的定義。客觀來講,有些出版物可以屬於多個類別,譬如很難說譚合成這種作家寫的文字是否一定只屬於某個類別,且鑑於上述分析,加入維基模板「紀實文學」一欄並無不妥。但有些顯而易見,如宋永毅編著的《文革大屠殺》這種學術性較強的書籍,就不屬於文學作品。--乘龍觀音留言2021年7月7日 (三) 07:32 (UTC)[回覆]

補充,書中第186頁寫道「我可以把手捫在尚未完全爛透的良心上,對蒼天起誓:我來道縣採訪的初衷,確確實實是想寫一篇既揭露問題又歌功頌德的紀實文學,但是我做不到,實在沒有辦法做到,請原諒了!」首先,這些文字不會出現在真正的史書或歷史檔案中,這是作者的自白,本身屬於紀實文學。且作者承認寫的是紀實文學。他說的「我做不到」,應當指的是「歌功頌德」,而不是做不到寫「紀實文學」。--乘龍觀音留言2021年7月7日 (三) 07:47 (UTC)[回覆]
?!你對「我可以把手捫在尚未完全爛透的良心上,對蒼天起誓:我來道縣採訪的初衷,確確實實是想寫一篇既揭露問題又歌功頌德的紀實文學,但是我做不到,實在沒有辦法做到,請原諒了!」的解釋震驚了我。難道不是寫紀實文學不成,就寫了歷史紀實嗎?有一個學者(我不承認蔣方舟是學者)認為是紀實文學,那還有楊繼繩認為是歷史實錄呢。Fire Ice 2021年7月7日 (三) 09:51 (UTC)[回覆]
震驚什麼?作者這句話「想寫一篇既揭露問題又歌功頌德的紀實文學」,你如何看出他不是寫「紀實文學」?你如何證明他否定的是哪部分?是你並未提供任何參考資料佐證本書非紀實文學,也未提供相應論據。單說無用。而我上述已提供論據和參考資料,包括其他學者的說法。況且我說的很明白,作者是報告文學作家,客觀而言,其作品存在模糊歸類的可能性。在強調一下,本書諸多內容語言,都是作者獨白,不是歷史實錄,而是文學範疇。--乘龍觀音留言2021年7月7日 (三) 17:42 (UTC)[回覆]
那我得強調一下,學者的來源也分為觀點來源和事實來源。發表在有信譽的同行評審期刊上,可以作為事實來源。發表在報紙專欄上或者未經同行評審的雜誌上,只能作為觀點來源。你所謂參考資料,就是典型的觀點來源,頂多說明有學者認為是紀實文學。你的論點無非是:一、歷史實錄也可以是紀實文學,故楊繼繩稱是歷史實錄不否定紀實文學的說法。二、有觀點來源認為是紀實文學。另一個牛鬼蛇神錄條目也是一樣。三、書籍有部分內容不是歷史實錄。另外我得問一下:你為何把隨想錄也列入紀實文學了,依據何在?Fire Ice 2021年7月7日 (三) 18:04 (UTC)[回覆]
1)首先,我希望你明白我編輯的來龍去脈,「紀實文學」一欄不是我加的,我在昨天進行整理之前就有[5],我之前也從未編輯過該頁面。
2)沒錯,我自身的直接論點,就是本書內容上許多並非歷史紀實,所以既可以歸類為紀實文學,也可以歸類在歷史紀實,並不衝突。紀實文學中的「文學」兩字不代表作者進行了大量原創,只是有很多獨白,也不代表降低了本文的歷史價值。
3)對於我引用的其他學者作家的觀點,我上面說了,由於存在模糊性,所以在定性問題上,不可能有所謂100%的「事實來源」,都是各方觀點。所以有人稱紀實文學,有人稱歷史紀實,但他們都沒有互相否定,這正印證了我2)中的說法。所以,在不能進行「原創研究」的維基方針下,我認為加入「紀實文學」模板並無不妥,而且這維基模板的名稱是「文革題材作品」,實在不行,可以單獨添加「紀實題材」一欄以避免爭議。--乘龍觀音留言2021年7月7日 (三) 18:20 (UTC)[回覆]
好,看了一下,是用戶BPNK加的紀實文學一欄。你看是否把這個模板改為「文革相關作品」,把cat:文革相關書籍里的條目都塞進去呢?也建議紀實和回憶錄單獨出一欄。Fire Ice 2021年7月7日 (三) 18:27 (UTC)[回覆]
1)我認為「文革相關作品」的提議不錯,我本身也是希望有一個統一的條目或模板專門列出各類作品,所以我支持「文革相關書籍」合併。2)統一條目下,我看到文學一欄里現有「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朦朧詩寫作組」的描述,可以作為對「文學」一欄的範疇,所以單獨列出「紀實題材/回憶錄」一欄也未嘗不可。--乘龍觀音留言2021年7月7日 (三) 18:42 (UTC)[回覆]
那就勞煩您了。Fire Ice 2021年7月7日 (三) 18:46 (UTC)[回覆]
沒事。多謝討論。共勉。--乘龍觀音留言2021年7月7日 (三) 18:4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