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基督教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基督教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基督教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歐洲歷史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歐洲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歐洲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參加人數、名詞和標題翻譯[編輯]

不久前我進行了些許編輯和擴充,但因本人並不了解天主教(其實也不了解其他宗教),有若干問題還望有識之士指教:

  1. 會議的參加人數在之前版本中列為744人;在英文維基上亦是這個數字,但意語維基上則稱是804人並腳註「1084人受召」。兩者都沒有更多來源信息。我自己調查的部分來源中,[1]在頁V的表格上寫了744人參會,但這表的算術做的有點問題,上面的數字加起來對不上下面給的總和;另一來源[2]則是直接在頁2表示「準確的數字大概不得而知」,「唯一確信的是第一次會議共收集了678張票」。我目前在條目中是改為「約七百人」。
  2. 會議上頒佈的兩個憲令,有的稱「doctrinal constitution」,梵蒂岡自己和英文維基則稱「dogmatic constitution」,後者在英維上重定向到宗座憲令。網上搜索找不到華語宗教界是怎麼稱呼的,姑且譯為「教條憲令」。
  3. 這兩個憲令的名稱我也不確定有沒有已有的譯法,目前是留着原標題和綠字到英維條目頁面。

此致。 Irralpaca留言2024年1月3日 (三) 21:0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