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波蘭政治危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8年波蘭政治危機
六八運動的一部分
華沙大學為1968年要求言論自由的學生頒發的紀念牌匾
日期1968年3月
地點
起因學生抗議和波蘭統一工人黨內部矛盾

1968年波蘭政治危機,又稱波蘭三月事件波蘭語Marzec 1968[1][2][3]是一系列針對波蘭人民共和國執政黨波蘭統一工人黨的學生、知識分子的抗議事件。[4] 這次危機導致波蘭安全部隊對全國主要學術機構學生抗議活動及後續波蘭持不同政見者的鎮壓。由於內政部長米奇斯瓦夫·莫查以反猶太復國主義為名發動了反猶太運動,政治危機還引發了大規模移民[5][6][7],最終導致15000名猶太人離開波蘭[8]。該事件與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於同一時期發生,並受到其影響。布拉格之春後遭蘇聯鎮壓。

背景[編輯]

波蘭對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反應[編輯]

1967年5月,埃及以色列爆發了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以色列佔領了西奈半島約旦河西岸和戈蘭高地六日戰爭後,哥穆爾卡追隨了蘇聯反以色列外交政策,譴責「以色列是帝國主義在中東的前哨,然而同阿拉伯民族主義分子相反,哥穆爾卡支持以色列國家的存在,反對清算以色列的口號 。 波蘭政府並未完全敵視以色列,也未全力支持反猶運動。

1967年6月19日,哥穆爾卡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說:「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侵略,受到了波蘭猶太人的歡迎和支持,為此我要發表聲明:我們不反對波蘭猶太人移居以色列,只要他們願意,我們不會設置障礙。但我們的立場是,波蘭人民只有一個祖國,那就是人民波蘭。」

華沙抗議[編輯]

1967年是十月革命50周年,在此期間,波蘭舉辦了一些文藝紀念活動,華沙國家劇院英語National Theatre, Warsaw上映了由卡齊米日·德梅克英語Kazimierz Dejmek執導,亞當·密茨凱維奇創作的戲劇《先人祭》(Dziady)。亞當·密茨凱維奇是19世紀波蘭民族解放運動的戰士 , 是波蘭民族精神的象徵 , 亦是波蘭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

《先人祭》從1967年一直連續上映至1968年1月30日,後來劇院接到通知要求在1月23日和1月30日的兩場戲後停演。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劇中的反沙俄思想可能被認為是對蘇聯的影射,並指責莫斯科對波蘭文藝的干預。 在1968年1月30日的最後一場戲上,每當舞台上出現反俄畫面,華沙的大學生便高呼反俄口號,在謝幕之時,全體觀眾起立,掌聲經久不衰。 演出結束之後,約300名學生步行到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館,敬獻鮮花,並舉行小規模集會。之後警察驅散了群眾並拘留了35人。《先人祭》被禁演成為「三月事件」的導火線。[9]

波蘭政府將3月的示威定性為「猶太學生」的陰謀,並由此發動了反猶運動。

反猶運動[編輯]

1968年3月11日,PAX協會波蘭語Stowarzyszenie „Pax”主管的報刊《通用詞》在一篇名為《致華沙學生》的報道中將示威者描述為猶太復國主義分子,「前斯大林分子」。並指控他們「與西德反波勢力勾結」。[10]

同一天波蘭統一工人黨黨報《人民論壇》發表了一份匿名文章。文章稱華沙大學學生不顧校長的懇求,高呼反對人民波蘭的口號,並攻擊「工人活動家[11]」,警察才不得不介入干預。 同時聲明運動是一群享有特權的猶太分子(香蕉青年波蘭語Bananowa młodzież)挑起的。

3月12日,《波蘭信使報》發表一份題為《教唆犯》的文章,將學生運動歸於具有改革傾向的大知識分子,稱他們挑唆學生攻擊政府,指責他們同以色列、西德坑靡一氣 。

參考資料[編輯]

  1. ^ 郭增麟. 波兰独立之路. 北京. 1998: 188. ISBN 7-5013-1484-5. 
  2. ^ 劉祖熙 / 劉邦義. 波兰战后的三次危机. 北京. 1992. ISBN 9787501204533. 
  3. ^ 瓦爾特·呂埃格. 欧洲大学史·第四卷:1945年以来的大学.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19: 306. ISBN 9787566614742. 
  4. ^ Kemp-Welch, Anthony. Poland under communism: a Cold War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511-38738-8. 
  5. ^ Stola, Dariusz. Anti-Zionism as a Multipurpose Policy Instrument: The Anti-Zionist Campaign in Poland, 1967–1968. Journal of Israeli History. 2006-03-01, 25 (1): 175–201. ISSN 1353-1042. S2CID 159748636. doi:10.1080/13531040500503021. The "anti-Zionist" current of the campaign contained old anti-Semitic cliche's, new 'socialist' charges or old ones recycled. The old accusations could have been (and sometimes actually were) copied from prewar anti-Semitic literature. 
  6. ^ Cherry, Robert D.; Orla-Bukowska, Annamaria. Rethinking Poles and Jews: Troubled Past, Brighter Fu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36. ISBN 978-0-7425-4666-0. Marian Marzynski is a Polish Jew who survived the Holocaust hidden in a Catholic orphanage only to leave in 1968 during the regime's anti-Semitic campaign 
  7. ^ Marcus, George E. Perilous States: Conversations on Culture, Politics, and N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26. ISBN 978-0-226-50447-6. The anti-Semitic campaign of 1968 probably began as a fight within the Communist Party, which used anti- Semitism as a tool." 
  8. ^ Poland's Andrzej Duda apologises to Jews expelled in 1968.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0). 
  9. ^ 波兰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67-1968). 知網空間. 
  10. ^ Marzec 1968: Jak „Wiesław” zgromił w Sali Kongresowej studentów, literatów i syjonistów?.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11. ^ MARZEC'68. [2023-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