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代上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歷史年代
19世紀以前上海
1800年代上海
1810年代上海
1820年代上海
1830年代上海
1840年代上海
1850年代上海
1860年代上海
1870年代上海
1880年代上海
1890年代上海
1900年代上海
1910年代上海
1920年代上海
1930年代上海
1940年代上海
1950年代上海
1960年代上海
1970年代上海
1980年代上海
1990年代上海
2000年代上海
2010年代上海
2020年代上海
各年份上海 1840年1841年1842年1843年1844年1845年1846年1847年1848年1849年1850年
今日的徐家匯天主教堂

鴉片戰爭[編輯]

鴉片戰爭戰爭後期,英國認為戰爭初期在廣東所獲權益太少,於是大舉北上,進攻清朝的財富重地長江流域1842年6月6日,英軍攻陷吳淞口炮台6月19日,英軍攻佔上海縣城,佔領蘇松太道道台衙門和上海縣衙門,將司令部設在城隍廟。隨後繼續沿長江西進,在7月21日攻佔鎮江,切斷運河漕運,斷絕朝廷供應,震動朝廷。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其中第二條規定除廣州外,清朝再增加4個東南沿海省份的港口(「五口通商」)向英國開放,其中最北面的一個港口就是上海

上海開埠[編輯]

1843年11月17日,首任英國駐滬領事巴富爾抵達上海到任,標誌上海正式開埠。領事館最初設於縣城內一戶中國商人家中。當年,從廣東來了最早的一批英國洋行: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寶順洋行和記洋行仁記洋行Gibb, Livingston & Co.)等,他們發現上海是五口中最靠近絲綢茶葉產地的一個港口,看好它的發展前景。當時中國主要的供出口的生絲是產於浙江省湖州南潯鎮附近的輯里絲,從南潯到上海的內河航運極為便利。英國領事和上海道台宮慕久經過協商以後,劃給英國商人經商居住的地段是縣城以北的黃浦江西岸,從洋涇浜1916年填沒成為愛多亞路,即今延安東路)向北到李家莊(今北京東路)的一片荒灘——外灘,不久,沿着江邊供縴夫拉縴的泥濘的道路旁,建成了最初的一批洋行建築,一般為2層外廊式建築。李家莊以北到蘇州河的地塊上則建起了英國領事館。

在上海開埠的第一年,除了商人和領事以外,1843年,屬於倫敦會的英國傳教士麥都思等人也迅速進入上海。這一年年底,在英國領事館登記的英國僑民,包括商人及傳教士,共有25人。

外貿中心轉向香港和上海同時,有大量十三行商人帶着身家來到上海。天寶行梁家第七代傳人、華南科學院退休的梁承鄴指出,上海開埠早期,70%-80%的商人都是來自廣東,主要涉足飲食業和百貨業,其中潮州人還壟斷了當鋪業[1]

英租界[編輯]

清朝政府希望根據以往在廣州的慣例,在上海也同樣實行華洋隔離居住的政策,於是在1845年11月29日,由上海道台和英國駐滬領事共同商定了第一次土地章程(也稱「地皮章程」)。這份土地章程被視為上海租界存在和運作的依據法理。次年,在上海的英國僑民成立了自治機構——道路碼頭委員會,1846年9月,又再租界西部修築界路(今河南中路),以明確租界的西部界限。上海開埠初期,英租界內嚴格實行華洋分居,界內只有少數世居此地的中國農民,英美等外國僑民共有約30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英國人。界內修築成方格形的道路網。

青浦教案與英租界的第一次擴展[編輯]

1848年倫敦會的英國傳教士前往青浦縣傳教,引起糾紛。作為補償,11月27日,上海道台麟桂同意英租界第一次擴充,西界從界路(河南中路)擴充至周涇浜(今西藏中路),面積也相應擴展到2800多畝。

美國人進入上海[編輯]

1844年7月3日,中美《望廈條約》簽訂,內容參照了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上海口岸向美國人開放。此後,美國的傳教士和商人也開始前來上海。與英國僑民以商人為主不同,美國僑民中傳教士的比重較高,包括1845年來到上海的美國聖公會1847年來到上海的美南浸信會1848年來滬的美南監理會1850年來滬的美北長老會等。由於傳教士的目的是向中國居民傳教,所以他們並不聚居在租界,而是分散居住在縣城內外的各個角落,如美南浸信會晏瑪太立足於老北門外護城河邊,美南監理會立足於不遠處的鄭家木橋,美北長老會立足於大南門外。美國聖公會在城內立足後,1848年文惠廉主教又請求上海地方官府允許美國僑民在虹口開闢租界,但並未正式劃定界限。上海開埠初期,虹口美國租界由於有蘇州河的阻隔,甚為荒涼,只在江邊建成少數的船塢、碼頭,和為水手們服務的娛樂場所。

1846年,第一名美國商人吳利國(Ltentry G.Wolcott)進入上海,被委任為代理領事,在英租界九江路自己的洋行升起美國國旗,這是租界內第一面升起的外國國旗(當時英國領事館還設在上海縣城內),此事引發了英國領事的干涉。此後,絕大多數美國洋行都設在蘇州河以南的英租界內。19世紀,美國在上海最著名的商業機構是旗昌洋行

開闢法租界[編輯]

1844年10月24日,中法《黃埔條約》簽訂,規定上海口岸向法國人開放。1848年1月,法國首任駐滬領事敏體尼抵達上海,寄居在洋涇浜與護城河之間天主教會的一處中國式平房內(四川南路)。1849年4月6日,上海道台麟桂宣佈將緊鄰縣城北門外,南到護城河(今人民路),北到洋涇浜(今延安東路),東到黃浦江邊,西到周涇(今西藏南路)的986畝土地闢為法租界。不過,法國來華經商的商人始終寥寥可數。因此,開埠初期的法租界雖然擁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卻幾乎沒有什麼開發。只在江邊有一兩個法國的洋行(主要經營瑞士鐘錶),法國領事館。縣城北門外的小街上(河南南路)有兩排中國人的房屋。其他地方則仍然保持着鄉村本色。

耶穌會開闢徐家匯教會區[編輯]

與之相比,來自法國的天主教傳教機構則顯得相當龐大。耶穌會早在上海開埠之前的1842年鴉片戰爭尚未結束時,就已經秘密潛入上海附近浦東松江等地的鄉村。1847年,他們選中上海西郊的村莊徐家匯建立江南傳教區的總部,耶穌會會院,其中附設圖書室(以後發展為徐家匯藏書樓)。1849年,耶穌會神甫在會院內開設了讀經班,次年,聖依納爵公學正式對外招生。此後,在附近地段陸續建成包括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會和聖衣會),徐家匯藏書樓,氣象台,土山灣印書館,男子中學,女子中學,育嬰堂等數十個教會機構,形成一大片教會區。以此為基地,將教務開展到江蘇安徽2省。1851年7月,建立了一座對公眾開放的中型教堂聖依納爵座堂,外形屬於希臘風格,可能是中國第一所西式教堂。教堂以耶穌會的創始人依納爵命名。[2]

參考資料[編輯]

  1. ^ 廣州十三行傳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企網 2006-06-13(簡體中文)
  2. ^ 現在看見的哥德式大教堂則建於1906年1910年,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時接納2,500名信徒。教堂鐘樓高50多米,在1920年代以前曾經是上海最高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