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石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石公「列仙酒牌」

黃石公(?—?),秦朝末年人物,曾傳授張良兵法。相傳《素書》和《三略》為其所著,一說為假借其名所著。[1][2]

生平[編輯]

張良行刺秦始皇雖然失敗,卻成功地逃到下邳地區藏匿。但他並不是過着擔心害怕驚弓之鳥的生活,反而過着優哉游哉的日子,大概逃亡時不忘帶着盤纏,所以也在下邳結交到不少豪傑。項羽的叔父項伯,就曾因為犯下殺人罪跑到下邳,接受張良的幫助。

張良在下邳最喜歡做的活動,就是在附近沂水橋上悠閒地散步。

有一天,在橋上散步時,忽然有個穿着粗布褐衣的老人,直衝着張良走過來,還故意把腳上穿的鞋子丟到橋下,要張良幫他下去撿。張良當時聽了很生氣,這老人身分卑微又不禮貌,簡直就欠揍。張良本想揍他一頓,但又覺得他是個老人,所以就強忍這一口氣。鞋子撿上來以後,老人不但沒說聲謝謝,還要張良幫他穿上。張良很講禮貌的,以長跪姿的方式幫老人穿鞋。老人穿好鞋子竟然轉身就走了,留下一臉愕然的張良,心想:這老傢伙,也未免太失禮了吧!

老人走了一段路之後,又回過頭走向停在原地的張良,說:「你這小子可教導啊(孺子可教),五天後天亮時,我們就約在這橋上再見面吧。」張良很禮貌的回答說:「好(喏)。」

約定的時間到了,張良也準時赴約,但老人家已經到了,他指責張良竟讓老人家等候,又要他五天後再來。這次張良提前在公雞鳴叫的時候趕來,通常雞鳴時天都還未亮,等鳴叫之後才漸漸天亮,所以公雞又被稱為「啼鳴鳥」;但老人家又比張良早到,當然又罵了一頓,要他五天後再來。

這次張良不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待,終於比老人早到。老人見了張良很高興,於是就送他一副竹簡(書籍),並要張良好好研讀,將來可以輔佐帝王,成為帝王師。原來這副竹簡是《太公兵法》,記載着姜太公的用兵之道[3][4]

老人家說,十年後有王者興起,十三年後張良可到濟北榖城山來找他,穀城山下有塊黃石,找到黃石就是找到他了。

老人贈送兵書給張良之後,就像人間蒸發似地再也找不到他了,張良隱居下邳苦讀兵書,修正了自己過往的衝動與大膽,學習謀略與忍功。十年後天下動蕩,他最後輔佐劉邦,建立漢朝,也留下了與黃石老人的這段奇遇故事。

張良自從在下邳橋上見到黃石公送給兵書,十三年後他跟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在穀城山下見到一塊黃石,張良將黃石取回來當做寶貝一樣祭祀。張良死後和黃石一起下葬,他的後人每當伏日和臘日上墳掃墓,也要祭祀黃石[5][6]

山東後有穀城黃石公祠,唐朝李棲筠曾作《濟州穀城黃石公祠記》傳世。

頤和園長廊彩繪:張良進履
Yin Yang

系列條目

道家思想
道家人物
皇德 三皇五帝 廣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莊子 列禦寇
環淵 楊朱 黃石公 張良 劉安
道家典籍
老子》《莊子》《列子》《文子
黃帝書
相關條目
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黃老 玄學 中醫學
道教 佛教 禪宗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素书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1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7). 
  2. ^ 三略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19-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3. ^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4. ^ 《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歐之。為其老,乃強忍,下取履,因跪進。父以足受之,笑去。良殊大驚。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此。」良因怪,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後五日蚤會。」五日,雞鳴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後五日復蚤來。」五日,良夜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是則為王者師。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已。」遂去不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良因異之,常習讀誦。
  5. ^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子房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太公書者,後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穀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6. ^ 《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良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書者,後十三歲從高帝過濟北,果得穀城山下黃石,取而寶祠之。及良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