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那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耶律那也(?—?)字移斯輦契丹人。遼國官員。夷離堇蒲古只的後代。父親耶律斡,曾為北克,參加討伐西夏戰爭中陣亡。小叔父耶律趙三

經歷[編輯]

耶律那也敦厚才敏。因為父親耶律斡為國捐軀,耶律那也九歲就擔任諸衛小將軍,為題里司徙,後受召為宿直官。大康三年(1077年),為遙輦克。大安二年(1086年)任右夷離畢知事,大安四年(1088年)任南院樞密使知事。五年(1089年)再任右夷離畢知事。大安九年(1093年),為倒塌嶺節度使。次年冬,北阻卜(韃靼人)領導人磨古斯叛亂,耶律那也與招討都監耶律胡呂率精騎二千討伐,擊敗之。耶律那也推薦耶律胡呂為漢人行宮副部署。壽隆元年(1095年),再討達理得、拔思母等有功,賜詔嘉獎,改任烏古敵烈部統軍使,邊境平定。部下民眾乞求讓他留下,遼道宗下詔許他再任。乾統六年(1106年),拜中京留守,改北院大王,後逝世。

評價[編輯]

遼史》評價稱他為人廉介,長於理民,每有鬥訟,親核曲直,不尚威嚴,常曰:「凡治人,本欲分別是非,何事迫脅以立名。」故所至以惠化稱。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遼史·卷94》,出自脫脫遼史

參考資料[編輯]

  • 《遼史》卷94·列傳第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