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線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線鎮
遼東都指揮同知
國家中國
時代明朝
威遠
石門
位階從二品
族裔漢族
祖籍遼東都司定遼後衛
出生1485年6月28日
遼東都司寧遠衛
逝世1542年5月20日
遼東都司寧遠衛

線鎮(1485年6月28日—1542年5月20日),字威遠,號石門,祖籍遼東都司定遼後衛(今遼寧省遼陽市境內),出生於遼東都司寧遠衛(今遼寧省興城市),明朝將領,官至遼東都指揮同知。

生平[編輯]

成化二十一年五月十七日(1485年6月28日),線鎮出生於遼東寧遠的一個世襲武將家庭[1]。正德七年(1512年)六月,因父親線綱年老,襲職為寧遠衛指揮同知[2]。正德十年(1515年),立有軍功,升為遼東都指揮僉事[3]。嘉靖四年(1525年),曾任義州備御[4],率部斬敵人首級十六顆,積功升為遼東都指揮同知[5]。嘉靖二十一年五月初六(1542年5月20日)病逝,享年五十八歲[6]

家庭[編輯]

線綱,為遼東都司寧遠衛指揮同知[2],母韓氏[7]。線鎮為嫡長子[2],另有兄弟線欽、線鎧、線鉞、線鑑[8]。側室于氏生長子線世賢,次子線世俊;正室劉氏,是遼東都指揮使劉溥的姑媽,生三子線世祿[9],曾官薊門參將[10]。孫線補袞為線世祿子,官至寧前參將[11][12]

引用[編輯]

  1.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公生於成化乙巳五月十七日。」
  2. ^ 2.0 2.1 2.2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55冊《武職選簿·五軍都督府所屬衛所·左軍都督府·遼東都司·寧遠衛·指揮使等》:「正德七年六月,線鎮,遼陽人,系遼東都司寧遠衛指揮同知線綱嫡長男。伊父年老,本人照例替授原職指揮同知。」
  3. ^ 《中國明朝檔案總匯》55冊《武職選簿·五軍都督府所屬衛所·左軍都督府·遼東都司·寧遠衛·指揮使等》:「正德十年,寧遠興水堡地方,斬首有功,官旗四十四員名,寧遠衛指揮同知升都指揮僉事。」
  4. ^ 《遼東志·卷五·官師志·職官》:「備御官一十五員……義州,線鎮,都指揮同知。」
  5.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嘉靖乙酉,錦義州備御,邊境多事。公出奇討,率部卒斬首一十六顆,紀功累升都指揮同知。」
  6.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五月初六日卒於正寢,享年五十有八。」
  7.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公考諱綱,歷任指揮同知。母韓氏,總戎韓公之妹。」
  8.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綱墓志銘》:「生子六。男五,長鎮繼襲,功拜都指揮同知,次欽,次鎧,女一;次鉞、次鑑,庶夫人陸氏所生也。」
  9.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公配劉氏乃都閫劉公溥之姑母也,生三子世祿……側室于氏生子二世賢、世俊。」
  10. ^ 《遼寧碑誌·上編·第五節·興城線補袞墓志銘》:「譜系之詳,載在先大父鎮國將軍之銘。父世祿,薊門前參將。」
  11. ^ 《遼寧碑誌·下編·第五節·興城線鎮墓志銘》:「嗣孫男補袞,世祿出生也。」
  12. ^ 《全遼志·卷四·宦業志》:「線補袞,寧遠衛指揮,以廉干稱……甲子春,巡撫王之誥論薦其材,起廢,擢寧前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