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州之戰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至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為減輕吐蕃對西線邊境的壓力,唐朝劍南軍主動出擊,在維州(治薛城,今四川理縣東北)等地與吐蕃軍的作戰。

801年七月十八日,吐蕃攻打唐鹽州(治今陝西定邊)。七月二十九日,吐蕃軍攻克麟州(治新秦,今陝西神木北),殺刺史郭鋒,毀城郭,掠奪城內居民及党項部落屬民,而後退兵。唐德宗命劍南節度使韋皋從東南線向吐蕃縱深進軍,使其兵力分散,減輕對西北邊地的軍事壓力。韋皋派部將率步騎兵二萬分九路並進,向吐蕃所佔維州、保州(治今四川理縣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治嘉誠,今四川松潘)、棲雞、老翁城等地發起進攻。

九月,韋皋派鎮靜軍兵馬使陳洎等統兵萬人出三奇路,威戎軍使崔堯臣率兵一千出龍溪石門路南,維州、保州]兩州兵馬使仇昱和保州、霸州兩州刺史董振等率兵二千進逼吐蕃維州城中,北路兵馬使邢玼並諸州刺史董懷愕等率兵四千進攻吐蕃棲雞、老翁城等城,都將高倜、王英俊等率兵二千進逼故松州,東路兵馬使元膺並諸將郝宗等復分兵八千出南道雅州邛州黎州巂州等路。又令邛州鎮南軍使、御史大夫韋良金髮鎮兵一千三百續進,雅州經略使路惟明與三部落主趙日進等率兵三千進攻吐蕃偏松(即維州)等城,黎州經略使王有道率三部落主郝全信等率兵二千過大渡河,深入吐蕃境內,巂州經略使陳孝陽與行營兵馬使何大海、韋義等率兵四千進攻昆明(今四川鹽源)、諸濟城(今四川西昌境)。自八月至十二月,兩軍多次交戰,擊潰吐蕃軍十六萬,先後攻取城池七座,軍鎮五座,焚毀堡壘150個,斬殺萬餘人,俘虜六千餘人,受降三千餘戶。

韋皋與南詔異牟尋配合在維州打敗吐蕃軍,乘勝圍攻吐蕃所屬昆明城(今四川鹽源)。維州和昆明城的吐蕃守軍發出求援。802年正月,吐蕃調遣進攻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朔方(治今陝西靖邊縣東北白城子)的吐蕃軍南下往維州。由內大相兼東鄙五道節度兵馬都統群牧大使論莽熱率兵十萬,解維州和昆明城之圍。韋皋得到消息,派西川兵萬餘在吐蕃援兵必經之險要地帶設伏。論莽熱率吐蕃軍經過設伏地時,韋皋先派出唐兵向吐蕃軍挑戰,吐蕃軍中計,追殺唐軍,於是被引入埋伏圈。唐伏兵發起攻擊,吐蕃軍大亂,論莽熱被擒獲,士兵死亡大半。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