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軍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積石軍之戰唐朝與吐蕃的戰爭中的一次戰役。指天寶六載(747年)七月,唐將哥舒翰為保護麥收,抗擊吐蕃軍的戰役。

天寶五載(746年)正月,王忠嗣接任河西、隴右節度使並知朔方、河東節度事。王忠嗣身兼四鎮,想到吐蕃國騎兵強盛,於是在邊地重金收購戰馬,補充唐軍騎兵,削弱敵方實力。準備妥當,王忠嗣集中大兵,與吐蕃在青海(今青海湖)、積石(今青海阿尼瑪卿山)等地激戰,在墨離軍(今青海省共和縣)又擊破臣附吐蕃的吐谷渾,傳捷報俘獲全部。每年麥熟之時,吐蕃出動大批兵馬至積石軍(今青海省貴德縣)搶收糧食。吐蕃兵多出沒不定,唐軍守將無人防禦,邊地人稱為「吐蕃麥莊」。天寶六載(747年)七月,王忠嗣的部將哥舒翰就任河源軍使,派部將王難得、楊景暉等率領兵馬到積石軍設下埋伏。再派五千騎兵搶收糧食。吐蕃立足未穩,哥舒翰親率精銳兵馬從城中殺出。吐蕃軍慌忙迎戰,死傷過半,大敗而逃。在積石軍,中了王難得等人的伏擊,全軍覆沒[1]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十五 唐紀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