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測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礦山測量為地質勘探、礦山設計、礦山建設、運營以及礦山報廢等各階段所進行的測量工作的總稱[1],屬於工程測量的一種。

歷史[編輯]

意大利都靈存有公元前十五世紀的金礦巷道圖;埃及在公元前十三世紀也有按比例縮小的巷道圖;古希臘學者亞歷山大里亞的希羅在公元前一世紀對地下定向測量就有敘述;德國科學家格奧爾格·阿格里科拉於1556年出版了《論礦冶》(De re metallica)一書,論述了用羅盤測量井下巷道。[2]礦山測量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始於德國和東歐一些國家的。在德文中,「礦山測量」一詞為Markscheide,它的原意是地界(Mark)劃分(Scheide)。1969年8月在捷克布拉格召開的首次國際礦山測量工作者會議上,成立了國際礦山測量協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ne Surveying,簡稱ISM)。[3]

內容[編輯]

礦山測量主要內容包括:礦產勘探階段的地面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勘探點的標定;設計階段的地形圖測繪、工業廣場測量、線路測量;建設階段的井筒和巷道測量、建(構)築物施工測量、設備安裝與線路測量;生產階段的井巷標定、岩層與地表移動監測、土地復墾測量等。

參考資料[編輯]

  1.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测绘学名词(第三版) (M) 3.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0年6月1日. ISBN 9787030268532. 
  2. ^ 張正祿. 工程測量學發展的歷史現狀與展望[J]. 測繪地理信息,2014,(04):1-4.
  3. ^ 郭達志. 礦山測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A]. 中國煤炭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中國測繪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中國金屬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全國礦山測量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煤炭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中國測繪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中國金屬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2007: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