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熊夢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熊夢祥(生卒年不詳),又作蒙祥,字自得,號松雲道人江西富州(今江西豐城市橫岡里人。

「博聞強記,尤工翰墨,得米老家法,而興致幽遠」[1]胡儼《題熊自得畫》盛讚:「豐城熊自得,元時以藝事入都,有聲於公卿間,此小畫二方,真得米老家法而興致幽遠,固可與商高班矣。」。元末以茂才異等薦為白鹿洞書院山長,曾任大都路儒學提舉、崇文監丞。以老疾致仕,享年九十餘歲[1]

晚年與道士張仲舉隱居於京西深山裏的齋堂村(今門頭溝區齋堂鎮),在門頭溝的齋堂寫成《析津志》一書[2]。元人顧瑛說他:「博讀群書,旁通音律,能作數體書,乘興寫山水尤清古,無庸工俗狀。以茂才舉教官,不樂拘制,輒棄去。以詩酒放浪淮浙間,卜居婁江上扁得月樓。與予為忘年交。曠達之士也,號松雲道人」[3]

註釋[編輯]

  1. ^ 1.0 1.1 《乾隆豐城縣誌》卷十
  2. ^ 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述:「元豫章熊自得攜崇真張真人居京西齋堂村,撰《燕京志》。歐陽原功、張仲舉有詩送之」
  3. ^ 顧瑛:《草雅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