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飛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64年,美國航天局一項研究中提出的火星探測飛船(MEM)藝術構思圖。
探險式載人任務將在地表運行,但時間有限。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得摩斯火星探測飛船項目[1]
火星探測飛船上升段和羅姆布斯太空飛船對接(得摩斯項目)。

火星探測飛船(MEM)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宇航局提出的一種載人火星任務航天器,它可參考所有企業和航天中心對火星着陸器進行的研究,但其核心主要涉及載人火星着陸器、地面短期停留居住艙和火星上升段的組合。火星探測飛船的變化包括航天器設計,如無人火星表面貨運、綜合了通信中心、生活居住和實驗室的着陸器等[2]

火星探測飛船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器中心研究的火星軌道交會(MOR)和飛越-交會任務模式的一部分[3]。火星探測飛船將由火星着陸器、地面短期停留棲居艙和上升飛行器組成,會合則由上升段承擔。火星探測飛船的一種設計將用於在飛越交會任務模式中在火星表面停留40天,或在火星軌道交會模式中停留10到40天[3] 。此外,還有一種僅降落運送貨物的無人駕駛飛船,就像一輛火星表面的漫遊車一樣[4]。另一艘火星探測飛船貨運着陸器將負責運送一台支持地面運營的核反應堆;第三艘僅着陸的飛船將配備通信、生活區和實驗室作為地面棲居艙[2]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宇航局與飛歌公司簽訂合同,為20世紀70年代初的火星任務設計一艘火星探測飛船[5]。基本要求是搭載兩名太空人,一噸科學設備,並支持在火星40天的表面運行[5]。 這一時期的另一艘火星探測飛船是艾姆斯研究中心簽約的TRW飛船,該飛船設計重量為11.4公噸,但設計用於火星大氣層,火星大氣層只有地球10%的大氣[6] TRW 飛船隻支持在地面運行10天[6]

1964年,飛歌航空電子公司提出了一種升力體的火星探測飛船,大約30英尺(9.1米)長,尾部寬33英尺(10米),可搭載三名太空人。船體將由鎳合金製造。飛船的下降段將作為上升段起飛時的發射台,就像阿波羅登月艙一樣。[3]

1969年的太空任務團隊報告中討論了火星探測飛船的可行性,並申請在1974財年為1981年的火星任務或1978財年為1986年的任務開發作出決定[7]

任務規劃的分水嶺是在1965年7月,當時水手4號發回了更準確的火星大氣層數據[4]。這排除了許多升力體滑翔機的設計,這些設計是基於對火星大氣層的估計比水手4號所揭示的更厚而考慮的[4]

  • 飛歌航空電子公司火星探測飛船;這是一架升力體,當新數據出現時,必須重新予以評估[4]
  • 艾姆斯研究中心 TRW 火星探測飛船[6]
  • 得摩斯火星探測飛船項目[1]
  • 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伍德科克在水手4號數據發佈後,採用了更像阿波羅「組合」式設計的火星探測飛船[4]

美國宇航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戈登·伍德科克(Gordon Woodcock)基於對更薄火星大氣層(地球大氣的0.5%)的研究,開發了火星探測飛船設計以及一種變體的純着陸器,它將搭載一輛稱為「流動實驗室」(Molab)的加壓載人火星車[4]

文化影響[編輯]

  • 登月之路,1966年《時間隧道》中的一集,展示了1978年發射的火星探測飛船[8]。火星探測飛船也出現在斯蒂芬·巴科斯特的小說《遠航》中,這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太空探索小說,講述了1986年美國宇航局太空人乘坐「挑戰者號」火星探測飛船登陸火星的故事[9],該飛船是基於羅克韋爾的設計方案。
  • 1976年,《太空:1999》中的《泰勒》一集展示了一艘由馬丁·鮑爾設計的「恩波里厄姆號」航天器,它顯然受到了火星探測飛船的啟發。該飛船象徵着創新(就像火星探測飛船一樣),是該系列中第一艘能夠超光速飛行的航天器,這要歸功於外星人的空間跳躍推進器。
  • 火星探測飛船也很可能啟發了安迪·威爾2011年小說《火星救援》中的阿瑞斯計劃火星上升飛行器(MAV)和下降飛行器(MDV)(後來改編成一部同名電影)。

另請查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Project Deimos. Astronautix. [22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2. ^ 2.0 2.1 Woodcock, G. R. An Initial Concept of a Manned Mars Excursion Vehicle for a Tenuous Mars Atmosphere (PDF). NASA. 7 June 1966 [22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28). 
  3. ^ 3.0 3.1 3.2 Portree, David S. F. Chapter 3: Empire and After. Humans to Mars: Fifty Years of Mission Planning, 1950–2000 (PDF). NASA Monographs in Aerospace History Serie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February 2001: 15–18 [18 July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0-16).  |number=被忽略 (幫助)
  4. ^ 4.0 4.1 4.2 4.3 4.4 4.5 Origin of the Apollo-shaped Manned Mars Lander (1966). Wired. 25 October 2012 [4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8). 
  5. ^ 5.0 5.1 Thompson, Robert; Cliatt, Larry; Gruber, Chris; et al. Design of an Entry System for Cargo Delivery to Mars (PDF). NASA. 23 June 2007 [22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2 December 2016). 
  6. ^ 6.0 6.1 6.2 TRW Mars. Astronautix.com. [22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8). 
  7. ^ Report of the Space Task Group, 1969. NASA. September 1969 [10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4). 
  8. ^ Welch, William. One Way To The Moon. The Time Tunnel. 第1季. 第2集. 16 September 1966.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9. ^ Baxter, Stephen. Voyage. New York, N.Y.: HarperPrism. 1996. ISBN 0-06-105258-2.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