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毛龍,是中國傳說的怪龍,記載於《拾遺記》在南國有洞穴陰源里,其下通地脈,裏面有毛龍和毛魚。[1]後來南潯之國獻毛龍,分別一雌一雄,放在豢龍之官;至夏代養龍不絕。[2]據說毛龍身體上的毛有五種顏色,禹導川乘此龍,及水土平,放之海。[3]

記載[編輯]

晉王嘉《拾遺記》卷一: 「 (舜之時)南潯之國,有洞穴陰源,其下通地脈。中有毛龍、毛魚,時骨於曠澤之中,魚龍同穴而處。其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故置豢龍之宮。至夏代養龍不絕,因以命族。至禹導川,乘此龍,及四海同,反放河汭。」[4]

參考資料[編輯]

  1. ^ 李昉高光. 文白对照全译太平广记 第5卷. 奇幻.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4年: 340. 
  2. ^ 中國銅梁龍燈藝術節組委會. 中国龙文化与龙舞艺术研讨会论文集. 奇幻. 重慶出版社. 2000年: 50. ISBN 9787536650763. 
  3.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代笔记小说大观 第2卷. 奇幻.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2078. 
  4. ^ 袁珂.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奇幻.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5年: 84. ISBN 9789620700729. 

參看[編輯]

中國妖怪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