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裘斯外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毛里裘斯外交英語:Foreign relations of Mauritius)即毛里裘斯共和國政府實行的外交政策。毛里裘斯奉行不結盟、中立和全方位外交政策,認為外交應該為經濟建設服務,主張與所有國家發展友好關係。毛里裘斯與西方交好,同時與印度和西部及南部非洲的國家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毛里裘斯是世界貿易組織印度洋委員會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英聯邦法語圈國際組織成員國,並且是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的發起國。2006年,毛里裘斯成為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的觀察員國,以期與其他成員國發展更緊密合作關係[1]

貿易、承諾實行民主制度以及很小的國家規模是影響毛里裘斯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歷史因素和對西方市場的依賴把毛里裘斯和歐盟及其成員國緊密聯繫在一起,尤其是英國法國,後者至今還對與毛里裘斯隔海相望的留尼汪島有宗主權。

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毛里裘斯與非洲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特別是南非,是毛里裘斯最大的貿易夥伴。毛里裘斯的生產的商品正在進入非洲市場,尤其是馬達加斯加和莫桑比克。毛里裘斯對其與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這兩個國際組織的關係尤為重視。

歷史和商業的原因極大地影響了毛里裘斯與法國印度關係[2]

領土爭端[編輯]

毛里裘斯宣稱對被英國實際統治的查戈斯群島及法國管轄的特羅姆蘭島擁有主權。

雙邊關係[編輯]

國家 建交日期 註釋
 澳洲 1970年

兩國均為英聯邦成員國。[3]

  • 2016年,澳洲有毛里裘斯裔公民30,000人,是擁有最多毛里裘斯裔的國家。
  • 2019年,澳洲是毛里裘斯第25大出口夥伴,第19大進口夥伴。
 孟加拉 1972年 參見:孟加拉國—毛里裘斯關係

兩國均為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聯盟英聯邦成員國。

  • 孟加拉國在路易港設有高級專員公署。
  • 毛里裘斯駐印度高級專員公署兼轄孟加拉國。
 巴西 1974年
  • 巴西駐南非大使館兼轄毛里裘斯。
  • 毛里裘斯駐美大使館兼轄巴西。
 加拿大 1967年

兩國均為英聯邦法語圈國際組織成員國。毛里裘斯駐美大使館兼轄加拿大,加拿大駐南非高級專員公署兼轄毛里裘斯[4]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72年4月15日 參見:中國—毛里裘斯關係
  • 中國在路易港設有大使館。
  • 毛里裘斯在北京設有大使館。
  • 華裔占毛里裘斯總人口的2.3%,主要為客家人後裔,毛里裘斯亦是第一個將中國的春節定為法定假日的非洲國家。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佈毛里裘斯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遊目的地國。2011年7月,兩國開通上海到毛里裘斯的直航航線。2013年8月29日兩國簽署互免簽證協議,毛里裘斯護照持有人可以免簽證入境中國內地30天,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持有人亦可以免簽入境毛里裘斯30天。[5][6]
 法國 參見:法國—毛里裘斯關係

1715年至1814年,毛里裘斯為法國殖民地,法語為毛里裘斯官方語言之一,與英語均為學校教學語言,法國文化對於毛里裘斯文化影響深遠。 法國也是毛里裘斯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

  • 法國在路易港設有大使館。
  • 毛里裘斯在巴黎設有大使館。
  • 毛里裘斯南距法國海外省留尼汪160公里,兩國有一條海上國界。兩國在特羅姆蘭島主權問題上存在爭議,2010年6月10日,毛里裘斯外交部長與法國合作部長在路易港簽訂了在特羅姆蘭島周邊海域合作開發框架協議。
 德國
  • 德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館兼轄毛里裘斯。
  • 毛里裘斯在柏林設有大使館。
 印度 1968年 參見:毛里裘斯—印度關係
  • 兩國均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為毛里裘斯最大援助來源國之一,印度裔占毛里裘斯總人口的67%,印度教亦為毛里裘斯最主要的宗教。
  • 毛里裘斯在新德里設有高級專員公署,兼轄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 [7],並在印度第一大城市孟買設有總領事館[8]。印度亦在路易港設有高級專員公署[9] [10]
 日本 1968年3月12日 參見:毛里裘斯—日本關係
  • 日本在路易港設有大使館[11]
  • 毛里裘斯駐澳大利亞高級專員公署兼轄日本[12]
 馬達加斯加 1968年8月27日
  • 馬達加斯加在路易港設有大使館。
  • 毛里裘斯在塔那那利佛設有大使館。
 馬來西亞 1987年 參見:馬來西亞—毛里裘斯關係
  • 兩國均為英聯邦成員國,且擁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大量的華裔、印度裔人口,基督教、印度教及伊斯蘭教均為兩國主要宗教。
  • 毛里裘斯在吉隆坡設有高級專員公署,併兼轄汶萊柬埔寨菲律賓越南老撾泰國
  • 馬來西亞沒有在毛里裘斯設有外交機構,其駐津巴布韋大使館兼轄毛里裘斯。[13] 毛、馬兩國已簽署了所得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兩國公民亦可以免簽入境對方國家。
 墨西哥 1976年7月30日
  • 毛里裘斯駐美大使館兼轄墨西哥。
  • 墨西哥駐南非大使館兼轄毛里裘斯,另在路易港設有名譽領事館[14]
 巴基斯坦 1969年 參見:毛里裘斯—巴基斯坦關係

2007年11月30日,毛里裘斯與巴基斯坦簽署了雙邊特惠貿易協定.[15]

  • 毛里裘斯在伊斯蘭堡設有高級專員公署。
  • 巴基斯坦在毛里裘斯設有高級專員公署。
 俄羅斯 1968年3月17日 參見:毛里裘斯—俄羅斯關係
  • 2003年7月毛里裘斯在莫斯科設置大使館。[16]
  • 俄羅斯在毛里裘斯設有大使館。[17]


 塞舌爾 1988年6月17日
  • 1814年毛里裘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塞舌爾一度歸英國駐毛里裘斯總督府管轄,直到1903年塞舌爾成為英直轄殖民地為止。
  • 兩國均為英聯邦、法語國家組織成員國,並在對方首都設置名譽領事館。過去兩國曾對沙亞馬拉沙洲海域歸屬問題有爭議,後經協商,同意共同開發該海域。
 南韓 1971年7月3日
  • 毛里裘斯駐華大使館兼轄韓國。[18]
  • 韓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館兼轄毛里裘斯。[19]
 瑞士 1968年
  • 兩國均為法語國家組織成員國,毛里裘斯在日內瓦設有大使館,瑞士駐南非大使館兼轄毛里裘斯。[20]
 土耳其 1968年[21] 參見: 毛里裘斯—土耳其關係
  • 毛里裘斯駐德國大使館兼轄土耳其。[22]
  • 土耳其大使館兼轄毛里裘斯。[22]
  • 2015年12月,兩國開通伊斯坦布爾直航路易港的航班。2019年,雙邊貿易額達到7650萬美元[22]
 英國 1968年
  • 毛里裘斯在倫敦設有高級專員公署。
  • 英國在路易港設有高級專員公署。
 美國 1968年3月12日 參見:毛里裘斯—美國關係
美國總統小布殊會見毛里裘斯總理阿內羅德·賈格納特
  • 在毛里裘斯為法國、英國殖民地時期,美國即在路易港設有領事館,直到1911年閉館,1967年美國重設駐路易港領事館並在毛里裘斯與1968年獨立後將其升格為大使館。
  • 2003年,毛里裘斯成功舉辦第二屆美非經貿合作論壇,賈格納特總理訪問美國。2004年,美國同意給予毛里裘斯輸入美國紡織品「第三原料國」待遇,美國亦是毛里裘斯主要貿易夥伴之一。美國在毛里裘斯與英國存在主權爭議的查戈斯群島主島迪戈加西亞島上駐軍是兩國關係中的敏感問題。[23]
  • 毛里裘斯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有大使館。
  • 美國在路易港設有大使館。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來源[編輯]

  1. ^ Mauritius and Equatorial Guinea granted associated observer status in CPLP. macauhub.com. 2006-07-17 [2007-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2. ^ 中国同毛里求斯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2011-11. 
  3. ^ Mauritius.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202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30). 
  4. ^ Canada–Mauritius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 Trade and Development Canada. Government of Canada. 2008-11-25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5. ^ Mauritius and China consolidate friendly ties. Government of Mauritius. 10 February 2009 [November 16,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15日). 
  6. ^ 中国同毛里求斯的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4-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7. ^ Mauritius High Commission in New Delhi.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auritius.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8. ^ Consulate of the Republic of Mauritius in Mumbai.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auritius.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1). 
  9. ^ Mauritius – Foreign Relations.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10. ^ High Commission of India, Port Louis.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Government of India.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11. ^ 我が国在外公館等の新規開設 | 外務省. [2021-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12. ^ 在オーストラリアモーリシャス高等弁務官事務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13. ^ Mauritius High Commission, Kuala Lumpur. 毛里裘斯外交、地區一體化和國際貿易部.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14. ^ 墨西哥驻南非大使馆. [202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15. ^ Pakistan and Mauritius sign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Daily Times (拉合爾,). 2007-11-28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16. ^ Российско-маврики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俄羅斯外交部. 2009-02-16 [2009-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17. ^ Ginsburgs, George; Slusser, Robert M. A calendar of Soviet treaties, 1958–1973. BRILL. 1981: 846 [2009-07-18]. ISBN 90-286-060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18. ^ Republic of Mauritiu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epublic of Korea. [201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4). 
  19. ^ 모리셔스 정보. 韓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館. [202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20. ^ 存档副本. [202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8). 
  21. ^ Relations between Turkey and Mauritiu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urkey. [202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9). 
  22. ^ 22.0 22.1 22.2 Relations between Turkey and Mauritius. [2021-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9). 
  23. ^ Farley, Maggie. Mauritius' Envoy to U.N. Gets the Boot for Not Toeing the Line. 洛杉磯時報. 2002-11-06 [2017-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參數|newspaper=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news}}|website=)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