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林建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建壽

林建壽(英語:Lim Kean Siew,1922年—2007年9月30日),祖籍福建省,是生於英屬馬來亞時期(現馬來西亞檳城州馬來西亞土生華人。他是馬來西亞60年代至80年代的著名政治家。

經歷[編輯]

童年[編輯]

林建壽出生於顯赫的政治世家。他的父親林清淵是位律師,曾任殖民地時代的檳州立法議員,以仗義執言著稱。他的哥哥林建才也是一位律師,是馬來亞民主同盟的創始成員,姐姐林碧顏也是律師,後來成為馬來西亞第一位女大使[1]

林建壽年輕時曾負笈英國劍橋大學並考獲法律與文學的雙科榮譽學位。此後回國擔任律師。

政治[編輯]

1956年,林建壽加入馬來亞勞工黨,於翌年成為中委,而後出任財政。1957年勞工黨與馬來亞人民黨合組成馬來亞人民社會主義陣線,林建壽負責草擬社陣的政綱。1958年任社陣總秘書,並於同年當選喬治市議員。1959年及1964年連任柑仔園區國會議員。林建壽曾透露,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和副首相敦拉薩有意邀他入閣當部長,但他因政見不同而謝絕了[2]

此後林建壽歷任勞工黨總秘書和主席。1964年,社陣因印馬對抗的影響在大選中失利,林建壽和陳志勤成為社陣唯二的國會議員。1965年補選中贏得亞依淡州議席,重回檳州州議會。1965年受推薦為上訴庭法官,再此遭到婉拒。1966年,林建壽辭去勞工黨主席一職,轉任副主席,但在日益激進化的勞工黨內被邊緣化。

1967年,勞工黨在檳州發動大罷市,抗議舊貨幣貶值15%,最後引發種族衝突。雖然政府最後宣佈舊鈔不再貶值,以息民憤,但在另一方面則對勞工黨人展開大逮捕行動,包括林建壽也因此被拘留一個月。1969年,響應勞工黨中央的號召,林建壽辭去議員職務,抵制大選[3][4][5]五一三事件後勞工黨陷入癱瘓,林建壽受委為五人小組成員,負責整頓黨務,但最終無力回天。1972年9月,該黨被正式註銷[6]

勞工黨解散後,林建壽曾沉寂一時。1974年在馬華黨報撰文分析大選形勢,為馬華造勢。翌年他就應李三春之邀加入馬華公會,且同意他為了挽回面子,在黨中央成立「工農局」,以林建壽為主任。此後出任馬華檳州聯委會主席、會長理事會成員及中委,成為馬華公會最有權勢的人之一。1978年林建壽在幕後主導「七人幫」,在檳州掀起針對民政黨的政治風暴,但在大選中慘敗告終。

1983年李三春突然辭職,林建壽選擇支持梁維泮,而和陳群川派對着幹。1985年陳群川派取得決定性勝利後,林建壽被排擠出馬華領導層。此後林建壽淡出政壇。

2007年9月30日下午2時因心臟病離世,享年85歲。

參考文獻[編輯]

  1. ^ 前馬華紅人 林建壽心疾病發死. [202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2. ^ 跌岩起伏的林建寿. [202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3. ^ 马来亚劳工党斗争史(1952年~1972年). [202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5). 
  4. ^ Malaysian History: Watershed elections of 1969. [3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August 2007). 
  5. ^ The Malaysian Bar - The tragedy of May 13, 1969. [3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5). 
  6. ^ Pertembungan antara Islam dan sekular tumbangkan 3 gabungan pembangkang - The Malaysian Insider. [3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August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