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紹 (北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紹(498年—572年7月25日),字子安,又字僧保[1]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編輯]

楊紹少年時性格豪爽,有志向和謀略,投入爾朱榮帳下,多次隨軍征伐,進攻葛榮和北海王元顥,奮力作戰有軍功[1],出任監軍都督。北魏永安年間,楊紹出任廣武將軍屯騎校尉直盪別將。之後楊紹跟隨大都督賀拔岳征討關中,封為元平鄉男,食邑一百戶,又進爵饒陽縣開國伯,食邑三百戶。普泰初年,楊紹加征西將軍左光祿大夫都督[2][1]

永熙年間,楊紹跟隨宇文泰平定侯莫陳悅,獲賜鼓節和其他雜物[1],加大都督,升任衛將軍右光祿大夫,改封冠軍縣伯,食邑五百戶。大統元年(535年),楊紹出任通直散騎常侍,進爵為冠軍縣公,增加食邑總計一千一百戶[1]。楊紹之後屢次升任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之後楊紹參與弘農之戰擊敗竇泰,又參與沙苑之戰擊敗高歡,加儀同三司,轉任衛大將軍,很快又任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增加食邑八百戶。大統四年(538年),楊紹外任鄜城郡太守、朔州大中正。楊紹性格寬容直率,威惠並濟,百姓安寧。稽胡仗着人多佔據險要,屢次鈔掠搶劫。楊紹率領鄜城郡中軍隊跟隨侯莫陳崇討伐稽胡,單槍匹馬率先登城,在默泉之上擊敗稽胡。楊紹加帥都督驃騎將軍、散騎常侍。大統十三年(547年),朝廷總計楊紹前後的功勞,食邑增加到二千二百戶,楊紹出任使持節、燕州諸軍事、燕州刺史,增加食邑二百戶[3][4][1]

大統十七年(551年),楊紹又跟隨大將軍達奚武征討漢中,當時南梁宜豐侯蕭循堅守梁州。楊紹認為孤軍深入敵境,圍守堅城,曠日持久,軍隊會糧食不繼,城中如果拖住魏軍,魏軍恐怕不能回師。於是楊紹請求用計誘惑敵人,常常到城下挑戰,又設置伏兵等待敵人。蕭循起初不肯出來,楊紹又派人辱罵蕭循,蕭循惱怒,果然出兵,楊紹率領部下假裝後退,佈置的伏兵將梁軍幾乎全部殺死,最終梁州城投降西魏[5]。楊紹以功加輔國將軍中散大夫,聽憑他將官職轉授給一個兒子[6]

魏恭帝元年(554年),楊紹跟隨柱國、燕國公于謹圍攻江陵。楊紹在枇杷門戰鬥時,流箭射中了他的大腿,楊紹力戰不衰。江陵平定後,楊紹獲賞奴婢一百口,出任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敷州諸軍事、敷州刺史,增加食邑五百戶[1],獲賜姓叱呂引氏周孝閔帝宇文覺登基,楊紹改封儻城郡公,加開府儀同三司,增加食邑一千戶,總計三千六百戶。天和五年(570年),楊紹升任大將軍、大都督、豳州諸軍事、豳州刺史。建德元年六月廿九日(572年7月25日),楊紹在豳州去世,虛歲七十五,當年十月庚午朔十五日甲申(572年11月6日)葬於石安縣洪瀆鄉孝義里山,朝廷贈予成文扶鄧洮五州諸軍事、成州刺史、諡號信公[1]。兒子楊雄繼承爵位,大象末年,楊雄官至上柱國、邗國公[7][8]

家庭[編輯]

祖父[編輯]

  • 楊興,北魏安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新興郡太守、進昌侯[1]

父親[編輯]

  • 楊國,北魏中散大夫、征虜將軍、司州刺史[1]

夫人[編輯]

  • 蘭勝蠻,河南郡洛陽縣人,北魏直閣將軍、閣內都督蘭彪孫女,北魏安城郡太守、武衛將軍蘭潤之女,保定二年十二月二日(563年1月11日)封洛州上洛郡君,天和六年(571年)封儻城國夫人,大象元年十一月七日(579年12月11日)封邗國大夫人,開皇元年六月廿一日(581年8月6日)封廣平國太妃,開皇十七年十月十八日(597年12月2日)生病去世,虛歲八十,當年十一月十一日(597年12月25日)葬於涇陽縣龍棲鄉[9]

子女[編輯]

  • 楊雄,次子,隋朝上柱國、司空、京兆尹、光祿大夫、觀德王
  • 楊達,隋朝上開府、右武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納言、始安恭侯
  • 楊貴邢國公
    • 孫:楊譽,右衛副率、慈汾二州刺史,諡號靜公。女為唐吳王李恪楊氏
  • 子:楊長,使持節、儀同大將軍。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周書·卷29》,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68》,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趙文成,趙君平編.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5.07: 150. ISBN 978-7-5013-5598-3 (中文(繁體)). 
  2. ^ 《周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紹少慷慨,有志略,屢從征伐,力戰有功。魏永安中,授廣武將軍、屯騎校尉、直盪別將。普泰初,封平鄉男,邑一百戶,加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3. ^ 《周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魏孝武初,遷衛將軍、右光祿大夫,進爵冠軍縣伯,邑百戶。大統元年,進爵為公,增邑六百戶。累遷車騎將軍、通直散騎常侍、驍衛將軍、左光祿大夫。四年,出為鄜城郡守。紹性恕直,兼有威惠,百姓安之。稽胡恃眾與險,屢為抄竊。紹率郡兵從侯莫陳崇討之,疋馬先登,破之於默泉之上。加帥都督、驃騎、常侍、朔州大中正。十三年,錄前後功,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戶,除燕州刺史。累遷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4. ^ 《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紹少慷慨有志略,屢從征伐,力戰有功。普泰初,封平鄉縣男。大統元年,進爵冠軍縣公。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四》:杨乾运至劍北,魏達奚武逆擊之,大破乾运於白馬,陳其俘馘於南鄭城下,且遣人辱宜豐侯循。循怒,出兵與戰,都督楊紹伏兵擊之,殺傷殆盡。
  6. ^ 《周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復從大將軍達奚武征漢中。時梁宜豐侯蕭循固守梁州。紹以為懸軍敵境,圍守堅城,曠日持久,糧饟不繼,城中若致死於我,懼不能歸,請為計以誘之。乃頻至城下挑戰,設伏待之。循初不肯出。紹又遣人罵辱之,循怒,果出兵,紹率眾偽退。城降。以功授輔國將軍、中散大夫,聽回授一子。
  7. ^ 《周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又從柱國、燕國公于謹圍江陵。紹斗於枇杷門,流矢中股而力戰不衰。事平,賞奴婢一百口,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除衡州刺史,賜姓叱利氏。孝閔帝踐阼,進位大將軍。保定二年,卒,贈成文等八州刺史。諡曰信。子雄嗣,大象末,上柱國、邽國公。
  8. ^ 《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四年,為鄜城郡守。紹性恕直,兼有威惠,百姓安之。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鄜州刺史,賜姓叱呂引氏。周孝閔帝踐祚,進爵儻城郡公,位大將軍。卒,贈成、文等八州刺史。諡曰信。子雄嗣。
  9. ^ 周曉薇,王其禕. 《贞石可凭 新见隋代墓志铭疏证》. 北京市: 科學出版社. 2020年8月: 260–262. ISBN 978-7-03-063746-8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