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施皖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施皖雄(1963年10月6日—2021年9月30日),福建泉州人,數學家。他主要從事微分幾何領域的研究,尤其是其對於里奇流的研究曾為解決龐加萊猜想做出了基礎性貢獻。[1]

生平[編輯]

施皖雄早年就讀於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197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1982年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深造,師從陸啟鏗鍾家慶。1985年獲碩士學位。此後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留學,師從菲爾茲獎得主、著名微分幾何學家丘成桐。1987年丘成桐赴哈佛大學任教,施皖雄也轉學至哈佛。1989年獲博士學位。丘成桐認為施皖雄是他最出色的學生之一,而「里奇流之父」理查德·哈密頓也對他的工作讚譽有佳。[1][2][3]

博士畢業後,施皖雄於1989年赴普渡大學任教。1997年,他因沒有通過終身教職的考核而被迫離開。丘成桐認為,施未能獲得終身教職可能與田剛有關,而當年遊說施加入普渡的莫宗堅也沒有出面挽救這一結果。[3]此後施皖雄移居華盛頓特區。從此他離開學術界,深居淺出。2021年9月30日晚,他因心臟病在華盛頓特區去世,終年57歲。[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58岁数学家施皖雄去世,曾为解决庞加莱猜想做出基础性贡献. 搜狐. 2021-10-07 [202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3). 
  2. ^ 2.0 2.1 “我们一起生活,对于将来是荣幸的”. 上海科技報. 2021-10-21. [失效連結]
  3. ^ 3.0 3.1 丘成桐. 悼念我的学生施皖雄. 2021-10-07 [202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