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拓跋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拓跋根(?—438年4月23日),鮮卑名吐根[1]魏道武帝拓跋珪之孫,京兆王拓跋黎之子。

生平[編輯]

拓跋根在父親拓跋黎死後承襲為京兆王,改封江陽王,加號平北將軍太延四年三月癸未(438年4月23日),拓跋根去世[2][3],沒有兒子。魏獻文帝拓跋弘以拓跋根的侄子南平王拓跋霄第二子元繼作為拓跋根的後裔[4][1]

鮮卑名[編輯]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羅新認為拓跋根的鮮卑名吐根的語源為北族名號togan,意為「隼」[5]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北史·卷十六·列傳第四》:子吐根襲,改封江陽王。薨,無子。
  2. ^ 《魏書·卷四上·帝紀第四》:癸未,罷沙門年五十已下。江陽王根薨。
  3. ^ 《北史·卷二·魏本紀第二》:癸未,罷沙門年五十以下。江陽王根薨。
  4. ^ 《魏書·卷十六·列傳第四》:子根,襲,改封江陽王,加平北將軍。薨,無子,顯祖以南平王霄第二子繼為根後。
  5. ^ 《中國中古史研究》編委會. 《中国中古史研究 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 第2卷》.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11.09: 137—150. ISBN 978-7-101-08080-3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