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拓跋崇 (陳留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拓跋崇(?—?),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曾孫,陳留桓王拓跋虔之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拓跋崇性格寬厚,受魏太武帝拓跋燾詔令承襲了父親拓跋虔的陳留王爵位。天賜六年(409年)八月,衛王拓跋儀死後,魏道武帝拓跋珪想要增加宗族親屬的感情,詔令諸王子弟入宮飲宴。常山王拓跋素等三十多人都認為牽連到拓跋儀的案件,懷疑畏懼,都出城逃跑,將要投奔柔然,只有拓跋崇獨自前往宮中。魏道武帝見他拓跋崇非常高興,優厚的加以恩待賞賜,就崇信尊敬他,拓跋素等人於是安心下來。很久之後,拓跋崇出任并州刺史,有政績。太延四年(438年)七月,拓跋崇跟隨魏太武帝拓跋燾征討柔然,另外統領各軍從大沼澤出兵,越過涿邪山,沒有遇到柔然後返回[1][2][3]。拓跋崇去世後,諡號景王[4][5]

家庭[編輯]

父母[編輯]

兄弟[編輯]

夫人[編輯]

子女[編輯]

  • 拓跋建,北魏鎮西將軍、高平懷荒二鎮都大將、陳留王[6]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一百三·列傳第九十一》:四年,車駕幸五原,遂征之。樂平王丕、河東公賀多羅督十五將出東道,永昌王健、宜都王穆壽督十五將出西道,車駕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復為二道,陳留王崇從大澤向涿邪山,車駕從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刻石記行,不見蠕蠕而還。時漠北大旱,無水草,軍馬多死。
  2. ^ 《北史·卷九十八·列傳第八十六》:至太延二年,乃絕和犯塞,四年,車駕幸五原,遂征之。樂平王丕、河東公賀多羅督十五將出東道,永昌王健、宜都王穆壽督十五將出西道,車駕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復為二道,陳留王崇從大澤向涿邪山,車駕從浚稽北向天山。西登子阜,刻石記行,不見蠕蠕而還。時漠北大旱,無水草,軍馬多死。
  3.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丙申,魏主如五原。秋,七月,自五原北伐柔然。命樂平王丕督十五將出東道,永昌王健督十五將出西道,魏主自出中道。至浚稽山,復分中道為二:陳留王崇從大澤向涿邪山,魏主從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不見柔然而還。時漠北大旱,無水草,人馬多死。
  4. ^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弟崇,世祖詔令襲桓王爵。崇性沉厚。初,衛王死後,太祖欲敦宗親之義,詔引諸王子弟入宴。常山王素等三十餘人咸謂與衛王相坐,疑懼,皆出逃遁,將奔蠕蠕,唯崇獨至。太祖見之甚悅,厚加禮賜,遂寵敬之,素等於是亦安。久之,拜并州刺史,有政績。從征蠕蠕,別督諸軍出大澤,越涿邪山,威懾漠北。薨,諡曰景王。
  5. ^ 《北史·卷十五·列傳第三》:弟崇,太武詔令襲桓王爵。崇性沉厚。初,衛王死後,道武欲敦宗親之義,詔引諸王子弟入宴。常山王素等三十餘人咸謂與衛王相坐,疑懼,皆出逃遁,將奔蠕蠕,唯崇獨至。道武見之,甚悅,厚加禮賜,遂寵敬之,素等於是亦安。久之,拜并州刺史,有政績。從征蠕蠕,別督諸軍出大澤,越涿耶山,威懾漠北。薨,諡曰景王。
  6. ^ 6.0 6.1 6.2 6.3 趙振華著. 《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研究》. 西安市: 三秦出版社. 2009年12月: 272–274. ISBN 978-7-80736-521-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