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所羅門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所羅門頌歌是歸名於所羅門的 42 首頌歌的集合。這些頌歌一般來說可追溯到一世紀或二世紀,而有些少數人則認為是更晚的日期。 [1] [2]這些頌歌的原始語言被認為是希臘語敘利亞語,大多數學者認為它是由一位基督徒寫成的,很可能是從艾賽尼派皈依基督教的人,因為它與在昆蘭[1] [3] [4] [5]有些人認為作者甚至親眼見過使徒約翰[2]有少數一些學者提出了所羅門頌歌是由於諾斯替派的起源,但這一理論並未得到廣泛支持。 [3]

手稿的歷史[編輯]

所羅門頌歌的現存最早的手稿可追溯到公元 3 世紀末和公元 4 世紀初:

科普特Pistis Sophia ,拉克坦提烏斯 ( Lactantius ) 對第 19 首頌歌文本的拉丁語引述,以及在Papyrus Bodmer XI 中引述的第 11 首頌歌的希臘文本。18 世紀之前的人們只有通過 Lactantius 的一節經文引用並將所羅門頌歌列入兩份宗教文獻目錄後才知道這些頌歌。

大英博物館於 1785 年購買了科普特Pistis SophiaCodex Askewianus BM MS. add. 5114)。科普特手稿可能是在 3 世紀末撰寫的一份174 頁的手抄本。這份手稿包含兩首頌歌的完整文本、還有另外兩首的某些部分的內容,以及被認為有可能是所羅門頌歌第一章的內容(該首頌歌未經任何其他手稿證實,可能不完整)。 Pistis Sophia是一部在埃及創作的諾斯替教文本,可能是源自敘利亞的希臘語的譯本。

學者們在Pistis Sophia中發現所羅門頌的部分內容後開始尋找這些令人好奇的文本的更完整副本。 1909 年,詹姆斯·倫德爾·哈里斯 ( James Rendel Harris ) 在書房的架子上發現了一堆被遺忘的敘利亞文手稿的葉子。不幸的是,他只記得他們來自「底格里斯河附近」。手稿 (Cod..Syr. 9 約翰萊蘭茲圖書館 ) 是現存最完整的頌歌文本。手稿從第 3 首頌歌第一節的第二節開始(前兩首頌歌已遺失)。這份手稿提供了所羅門頌歌的整個語料庫,一直到頌歌 42 的末尾。然後所羅門的詩篇(早期的猶太宗教詩歌,通常與後來的頌歌捆綁在一起),直到詩篇 17:38 的開頭和手稿的結尾已經丟失。然而,哈里斯手稿是晚期的副本——肯定不早於 15 世紀。 1912 年, FC Burkitt在大英博物館 (BM Add. 14538) 中發現了一份較舊的所羅門頌歌手稿。 Codex Nitriensis 來自位於開羅以西 60 英里處的Wadi El Natrun的敘利亞修道院。它展示了所羅門頌歌 17:7b 到所羅門頌歌 42 的末尾,然後是所羅門詩篇的連續編號。 Nitriensis 的文字比哈里斯的手稿密集得多,這常常使它難以辨認。然而,NitriensisHarris 早大約五個世紀(儘管 Mingana 將其定為 13 世紀)。

1955–1956 年,馬丁·博德默 (Martin Bodmer) 獲得了一些所羅門頌歌手稿。 Papyrus Bodmer XI 似乎是 3 世紀在埃及編撰的希臘基督教宗教文學剪貼本。它包括了第十一首頌歌的全部內容(標題為 ΩΔHy ΣΟΛΟΜΩΝΤΟϹ),其中包括在 Ode 中間的一小段,這在哈里斯版本中沒有出現。內部證據表明,這些額外的材料是《所羅門頌歌》的原創內容,而後來的哈里斯手稿已將其省略。

作者身份[編輯]

語言和時期[編輯]

雖然早期的學者認為《所羅門頌歌》最初是用希臘語[6]希伯來語寫成的, [7]現在一致認為敘利亞語/亞拉姆語是原始語言。 [8]它們的起源地可能是敘利亞地區。對編撰日期的估計範圍是從公元一 ] 世紀到公元三[9]世紀,許多人認為是在二世紀。一些人聲稱,《所羅門頌歌》第 4 章討論了埃及萊昂托波利斯神廟的關閉,這可以追溯到公元 73 年左右。 [10]早期日期的有力論據之一是在安提阿的聖伊格內修斯的著作中發現了對頌歌的引用,甚至可能是對頌歌原文的引用。 [11] [12] Justin MartyrIrenaeus也提出了可能的典故,這也支持早期的時期。 [13]所羅門頌歌與約翰福音有明顯的相似之處,這表明作者與此書的寫作地在同一個社群。 [3]

人們普遍認為《所羅門頌歌》與《約翰福音》和死海古卷有關,因此查爾斯沃思得出結論,作者是一位皈依約翰教派的艾賽尼派信徒。 [4]

禮儀用途[編輯]

所羅門的頌歌也許是為禮拜儀式使用而創作的。在敘利亞手稿中,所有的所羅門頌歌都以哈利路亞結尾,而哈里斯手稿用敘利亞字母 ( ܗ ).使用複數命令式和強制性動詞形式表明創作者有時正也許在向會眾講話。 Bernard[14] AunePierce [15]和其他評論過所羅門頌歌的人在所羅門的頌歌中發現了清晰的早期洗禮意象——水是一個永遠存在的主題(洪水、飲用活水、溺水和泉水)是皈依和啟蒙的語言。查爾斯沃思引領了對這一觀點的批評。

主題[編輯]

福音[編輯]

所羅門的頌歌反映了對傳播上帝的知識和轉化他人的異乎尋常地強調。[16]

根據James H. Charlesworth的說法,「這些讚美詩的主要特徵是對所應許的彌賽亞的降臨表示感謝的歡樂語調(cf. Ode 7:1-6; 41:3-7) 以及現在體驗永生和來自那位被愛者的愛(3:1-9; 11:1-24; 23:1-3; 26:1-7; 40:1- 6)".

神學[編輯]

儘管存在一些爭議,但根據查德威克的說法,《所羅門頌歌》很可能是原始東正教派系的一部分,只是略有不同, [17]因為歐迪斯特似乎將艾賽尼派的思想與基督教混為一談。 [18]其他人,例如James White ,認為這本書受到了諾斯替主義的影響。 [19]

救恩論[編輯]

所羅門頌有早期的三位一體神學。 [20] [2] [21]

一些人認為《所羅門頌歌》支持預定論。例如,他們說:「在他們存在之前,我認出了他們;並在他們的臉上印了一個印章。」然而,其他人不同意《頌歌》支持預定論,認為作者的意思不是無條件的揀選,而是基於預知的揀選。 [22] [3] [23] [24]

根據托馬斯·施萊納( Thomas R. Schreiner ) 的說法,《所羅門頌歌》的救贖論是高度以恩典為導向的,並以被揀選的教義為重點,他認為作者將救贖視為上帝的一項工作,而不是通過人類的功績來完成。 Thomas R. SchreinerBrian J. Arnold 認為這本書支持一種歸咎於正義的形式。 [24] [25]

末世論[編輯]

這本書比喻地提到了敵基督,用「龍」這個詞來表示敵基督。 [21] [26]

所羅門的頌歌也許提到普遍的復活[27]

基督論[編輯]

有些人之前認為這本書有幻覺主義傾向,但它似乎也暗示耶穌的誕生雖然是奇蹟,但仍然是人類的誕生,這與幻覺主義反對幻覺主義(反之亦然)的安提阿的伊格內修斯也可能使用了所羅門的頌歌。所羅門頌歌 8:5-6 也被認為是指基督的復活。 [28] [29] [30]此外,《所羅門頌歌》與 Johannine 作品的緊密聯繫表明反對幻覺主義。 [31]

所羅門的頌歌提到基督是邏各斯,他是預先存在的。 [32]所羅門的頌歌包含許多常見的基督教教義,例如彌賽亞是上帝的兒子和耶穌的贖罪。 [32] Odist 稱耶穌為人子神子[33]

所羅門的頌歌可能包含最早的非聖經證明的處女出生,這取決於寫作的日期。 [34]

這本書提到了彌賽亞的母親,他暗示了他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和他下降到陰間。 [2]

三位一體[編輯]

這本書提到了「聖父、聖子和聖靈」 [2] ,並且似乎擁有三位一體神學,沒有任何從屬主義的跡象,這與後來的德爾圖良奧利根不同。 [20] [35]

洗禮[編輯]

這本書也顯然喻示了洗禮,但沒有提及聖餐儀式。 [2]可能的洗禮主題包括更新(詩歌 36:5)、新造(詩歌 15:8、21:3)、聖靈的印證(詩歌 4:7)、進入天堂(詩歌 11:16)、三位一體論公式(詩篇 23:22)和割禮(詩篇 11)。這些主題的存在導致一些學者爭辯說,所羅門頌歌是洗禮讚美詩的集合。 [36]作者似乎受到了猶太世界末日思想和神秘主義的影響。 [37] [3]

其他[編輯]

所羅門頌歌作者可能有一種「所有信徒的祭司」的理解,將自己視為提供精神祭祀的個人祭司。 [38]

《所羅門頌歌》說馬利亞分娩時沒有疼痛,接生婆也不在,這暗示了馬利亞在分娩時仍然是處女的教義。該聲明也可能暗指出埃及記的故事,其中猶太婦女的分娩速度非常快,這就是埃及助產士來得不夠快的原因。 [39] [40]

與所羅門詩篇的關係[編輯]

從技術上來說,所羅門頌歌是匿名的,但在許多古代手稿中,所羅門的頌歌與類似的所羅門詩篇一起被發現,並且這些頌歌開始被歸於同一作者。然而,與所羅門的詩篇不同,《所羅門頌歌》的猶太風格不那麼明顯,而在表面上更像基督教。 所羅門頌歌不僅明確提到了耶穌,還提到了童貞女的誕生、痛苦的地獄和三位一體的觀念。阿道夫·哈納克 (Adolf Harnack ) 建議使用基督教插補的工作,調整原本是猶太人的文本。

在風格和神學方面,所羅門頌歌和安提阿的伊格內修斯的作品以及約翰福音的經典之處都有相似之處。例如,《所羅門頌歌》和《約翰福音》都使用耶穌作為邏各斯的概念,並用溫和的比喻來書寫。哈里斯列舉了所羅門頌歌和約翰文書之間在主題上的以下相似之處:

  • 基督是道
  • 基督在創世之前就存在(所羅門頌歌 31、33)
  • 基督賜下豐盛的活水
  • 基督是一切的門
  • 基督以愛人與被愛人的關係對待祂的子民
  • 信徒愛主,因為祂先愛他們(所羅門頌歌 3:3)
  • 信徒對基督的愛使他們成為他的朋友(所羅門頌歌 8) [41]

有人提出頌歌 22章12節(「萬物的基礎是你 [上帝] 的磐石。你在其上建造了你的國度,它成為聖民的居所。」 [42] ) 可能是馬太福音 16.18 [43]中這句話的早期版本

與諾斯底主義的關係[編輯]

有些人懷疑《所羅門頌歌》的正統性,暗示它們可能起源於異端諾斯替教派。這可以從「知識」一詞的廣泛使用中看出( ܝܕܥܬܐīḏa‘tâ ; Gk。 γνωσις ܘܦ̈ܖܝܩܐ ܒܗܘ ܕܐܬܦܪܩ )。在所羅門頌歌 8:21c 中有救世主需要拯救的輕微暗示(wafrîqê ḇ-haw d'eṯpreq — 「得救的人在被救的他裏面」)和聖父的形象有被聖靈擠奶的乳房以帶來基督的化身。就「知識」而言,它總是指上帝的自我啟示的禮物,並且由於頌歌充滿了對上帝美好創造的享受,它們似乎與諾斯替主義的知識概念不一致,知識提供了從不完美的世界中解脫出來。其他圖像有時被認為是異端邪說的標誌,但在早期的教父文學中確實有一些相似之處。

H. ChadwickEmertonCharlesworth 等學者完全相信該文本與諾斯替教無關。 [1]

現代影響[編輯]

所羅門頌歌啟發了現代的音樂家和他們的音樂項目。作曲家 John Schreiner 在2010 年發行了一張名為The Odes Project的兩碟專輯,該專輯是將所羅門頌歌改編成現代音樂[44] LDS 音樂網站 Linescratchers 的創建者 Arthur Hatton 受到所羅門頌歌的啟發歌詞將詩歌中的詞句融入其專輯Odes中。 [45]

也可以看看[編輯]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Odes of Solomon. www.earlychristianwritings.com. [2022-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6). 
  2. ^ 2.0 2.1 2.2 2.3 2.4 2.5 Smith, Preserved. The Disciples of John and the Odes of Solomon (PDF). The Monist. 1915, 25 (2): 161–199 [2022-04-10]. JSTOR 27900527. doi:10.5840/monist19152523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09). 
  3. ^ 3.0 3.1 3.2 3.3 3.4 Denzer, Pam. Odes of Solomon: Early Hymns of the Jewish Christian Mystical Tradition. [202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4. ^ 4.0 4.1 Charlesworth, James H.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Odes of Solomon.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1998. ISBN 978-1-85075-660-6 (英語). 
  5. ^ Charlesworth, James H.; McDonald, Lee Martin. Sacra Scriptura: How "Non-Canonical" Texts Functioned in Early Judaism and Early Christianit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4-04-24 [2023-01-18]. ISBN 978-0-567-2966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8) (英語). 
  6. ^ W. Frankenburg, "Das Verständnis der Oden Salomos", Beihefte zur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n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21 (Giessen, 1911).
  7. ^ H. Grimme, Die Oden Salomos: Syrisch-Hebräisch-Deutsch (Heidelberg, 1911).
  8. ^ J. R. Harris, A. Mingana, A. Vööbus, J. A. Emerton, and James H. Charlesworth
  9. ^ Drijvers, Han Jan Willem (1984). East of Antioch. Aldershot: Ashgate Variorum. ISBN 0-86078-146-1.
  10. ^ Rutherford Hayes Platt The lost books of the Bible and The forgotten books of Eden (Collins-World Publishers, 1926).
  11. ^ R. M. Grant (1944). "The Odes of Solomon and the Church of Antioch",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63, pp. 363–97.
  12. ^ V. Corwin, St. Ignatius and Christianity in Antioch, Yale Publications in Religion 1 (New Haven: Yale UP, 1960), pp. 71–80.
  13. ^ Smith, Preserved. The Disciples of John and the Odes of Solomon (PDF). The Monist. 1915, 25 (2): 161–199 [2022-04-10]. JSTOR 27900527. doi:10.5840/monist19152523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09). 
  14. ^ Bernard, JH (1912). "The Odes of Solomon" in Texts and Studies VIII.
  15. ^ Pierce, Mark (1984). "Themes in the Odes of Solomon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writings and their baptismal character" in Ephemerides Liturgicae XCVIII".
  16. ^ Odes of Solomon 6; 10.3
  17. ^ Drijvers, Han J. W. The 19Th Ode of Solomon: ITS Interpretation and Place in Syrian Christianity. The 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1980, 31 (2): 337–355 [2023-01-18]. ISSN 0022-5185. JSTOR 23961804. doi:10.1093/jts/XXXI.2.3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18). 
  18. ^ Denzer, Pam. Odes of Solomon: Early Hymns of the Jewish Christian Mystical Tradition. [202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7). 
  19. ^ White, James R. Mary--Another Redeemer?. Baker Books. 1998-05-01. ISBN 978-1-4412-1399-0 (英語). 
  20. ^ 20.0 20.1 Butts, Aaron Michael. Odes of Solomon 7, 19, 41, and 42. The Cambridge Edition of Early Christian Writings. 2022: 84–91. ISBN 9781107449640. S2CID 246623771. doi:10.1017/9781107449640.009.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4」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1. ^ 21.0 21.1 Efrón, Joshua. Studies on the Hasmonean Period. BRILL. 1987. ISBN 978-90-04-07609-9 (英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5」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2. ^ Carson, D. A.; O'Brien, Peter Thomas; Seifrid, Mark A. Justification and Variegated Nomism. Isd. 2001. ISBN 978-3-16-146994-7 (英語). 
  23. ^ DeConick, April. Seek to See Him: Ascent and Vision Mysticism in the Gospel of Thomas. BRILL. 2015-12-22. ISBN 978-90-04-31300-2 (英語). 
  24. ^ 24.0 24.1 Schreiner, Thomas R. Faith Alone---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What the Reformers Taught...and Why It Still Matters. Zondervan Academic. 2015-09-15. ISBN 978-0-310-51579-1 (英語). 
  25. ^ Arnold, Brian J. Justification in the Second Century.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 2017-02-20. ISBN 978-3-11-047683-5 (英語). 
  26. ^ Harris, J. Rendel. The Odes and Psalms of Solom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04-09. ISBN 978-1-107-49773-3 (英語). 
  27. ^ Mattision, Mark M. The Odes of Solomon | Articles. Early Christian Texts. 2021-01-28 [2022-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美國英語). 
  28. ^ Vuong, Lily C. Gender and Purity in the Protevangelium of James. Mohr Siebeck. 2013-11-19. ISBN 978-3-16-152337-3 (英語). 
  29. ^ Charlesworth, James H.; McDonald, Lee Martin. Sacra Scriptura: How "Non-Canonical" Texts Functioned in Early Judaism and Early Christianit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4-04-24. ISBN 978-0-567-29668-9 (英語). 
  30. ^ Charlesworth, James H.; McDonald, Lee Martin. Sacra Scriptura: How "Non-Canonical" Texts Functioned in Early Judaism and Early Christianity.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4-04-24. ISBN 978-0-567-29668-9 (英語). 
  31. ^ McDonald, Lee Martin; Charlesworth, James H. 'Noncanonical' Religious Texts in Early Judaism and Early Christianity. A&C Black. 2012-04-05. ISBN 978-0-567-12419-7 (英語). 
  32. ^ 32.0 32.1 Bernard, J. H.; Robinson, J. Armitage. The Odes of Solomon.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04-08-26. ISBN 978-1-59244-837-1 (英語). 
  33. ^ Talbert, Charles H. Reading John: A Literary and The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 Fourth Gospel and the Johannine Epistles. Smyth & Helwys Publishing, Inc. 1994. ISBN 978-1-57312-278-8 (英語). 
  34. ^ Mitchell, Margaret M.; Young, Frances M.; Bowie, K. Scott. Cambridg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Volume 1, Origins to Constanti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1239-9 (英語). 
  35. ^ The Spirit Is Moving: New Pathways in Pneumatology. BRILL. 2019-02-26. ISBN 978-90-04-39174-1 (英語). 
  36. ^ Johnson, Maxwell E. The rites of Christian initiation : their evolution and interpretation Rev. and expanded ed., [2nd ed.] Collegeville, Minn.: Liturgical Press. 2007. ISBN 978-0-8146-6215-1. OCLC 123485489. 
  37. ^ Odes of Solomon. www.earlychristianwritings.com. [202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6). 
  38. ^ Voss, Henry Joseph. The 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 and the Missio Dei: A Canonical, Catholic, and Contextual Perspectiv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16-10-25. ISBN 978-1-4982-8329-8 (英語). In a hymn now known as Ode 20, the poet describe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 ..... Ode 20 demonstrates that first century Jewish-Christians in the region of Antioch perceived themselves as individual priests offering spiritual sacrifices 
  39. ^ Müller, Mogens; Tronier, Henrik. The New Testament as Recepti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2-08-01. ISBN 978-0-567-31192-4 (英語). 
  40. ^ Caruana, Salvino. "born of the Virgin Mary ... " According to St. Ignatius of Antioch, St. Justin Martyr and St. Irenaeus of Lyons. (PDF). [2023-01-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12). 
  41. ^ Harris, J. Rendel. The Odes And Psalms Of Solomon: Published From The Syriac Version 2nd. 1911: 74f. 
  42. ^ Charlesworth, James. The Odes of Solomo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6). 
  43. ^ Harris, J. Rendel. The Odes And Psalms Of Solomon: Published From The Syriac Version 2nd. 1911: 73. 
  44. ^ Vision. The Odes Project.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10, 2013).  cf. their new websit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5. ^ Interview – Arthur Hatton, founder of Linescratchers. Linescratchers. [202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8). 

主要出版來源[編輯]

  • Bernard, JH (1912). "The Odes of Solomon" in Texts and Studies VIII.
  • Charlesworth, James H (1977). The Odes of Solomon. Missoula, Montana: Scholars Press. ISBN 0-89130-202-6ISBN 0-89130-202-6.
  • Franzmann, M (1991). The Odes of Solomon: Analysis of the Poetical Structure and Form. Göttingen.
  • Harris, JR and A Mingana (1916, 1920. The Odes and Psalms of Solomon in 2 vols. Manchester.
  • Vleugels, Gie. The Odes of Solomon: Syriac Text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with Text Critical and Explanatory Notes. MŌRĀN ETH』Ō 41. Kottayam: St. Ephrem Ecume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2016.

二級出版資源[編輯]

  • 查德威克,H(1970)。 「對所羅門頌歌的特徵和神學的一些思考」在Kyriakon:Festschrift für J Quasten vol. 1,編輯。 P Granfield 和 JA Jungmann。
  • Drijvers, Han Jan Willem (1984)。安條克東部:早期敘利亞基督教研究。 Aldershot:Ashgate Variorum 重印。ISBN 0-86078-146-1書號 0-86078-146-1
  • 皮爾斯,馬克 (1984)。 Ephemerides Liturgicae XCVIII 中的「所羅門頌和其他早期基督教作品的主題及其洗禮特徵」。
  • Vleugels, Gie (2011)。 「所羅門頌歌中第二聖殿的毀滅」,載於: Das heilige Herz der Tora Festschrift für Hendrik Koorevaar,編。 Siegbert Riecker 和 Julius Steinberg,亞琛:Shaker Verlag。ISBN 978-3-8440-0584-4書號 978-3-8440-0584-4, 30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