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里加爾斯基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里加爾斯基環形山
克萊門汀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79.57°S
經度87.18°W
直徑162.49公里
深度2.999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102°
命名來源埃里希·馮·德里加爾斯基

德里加爾斯基環形山(Drygalski)是位於月球正面接近南極的一座大型古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德國地理學家地球物理學家極地探險家埃里希·馮·德里加爾斯基(1865年-1949年),1964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日本輝夜姬號拍攝的斜視圖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斜視圖

該隕坑西側部分重疊在略小的阿什布魯克環形山上,西北偏北靠近更小的波爾茲曼環形山,已磨損的勒讓蒂環形山位於它的東北偏北、東南和西南分別坐落卡比厄斯環形山和較小的科赫爾隕石坑,而更小的巴哲隕石坑則橫亙在它的南面[2]。其中心月面坐標79°34′S 87°11′W / 79.57°S 87.18°W / -79.57; -87.18,直徑162.49公里[3],深度約2.999公里[1]

德里加爾斯基環形山的坑壁已被後續的撞擊磨損和侵蝕,現已成為一圈崎嶇、部分地區佈滿各式小隕坑的山脈環,最突出的是橫亙在西南壁上,並連接着阿什布魯克環形山的衛星坑「德里加爾斯基 P」,而西北偏北內側壁上則嵌入了衛星坑「德里加爾斯基 V」;一串小鏈坑或隕坑鏈,從北側壁呈弧形向北伸向了波爾茲曼環形山,而南壁外二座或更多座外形奇異的小重疊坑構成了一道短深谷。該隕坑內壁帶有不規則的階地狀結構,坑壁最大 高出周邊地形1800米[1],內部容積約24900立方千米[1]。坑內地表已被熔岩重塑,除西部外相對平坦,表面散佈有許多大小不同的小隕坑,坑底中心點偏西北坐落有一群崎嶇的中央峰。

在適當的月球攝動期間,從地球上可觀察到該環形山,但其顯示角度極低且外觀變形。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德里加爾斯基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克萊門汀號拍攝
德里加爾斯基 緯度 經度 直徑
P 81.0° S 99.9° W 30 公里
V 78.5° S 93.4° W 21 公里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Drygalski on the map LAC-143. (PDF). [2017-04-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11).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4). 

另請參閱[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