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德言慶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德言慶廟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德言慶廟,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兩面井鄉德言慶廟村,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

簡介[編輯]

清太宗皇太極時期,蒙古察哈爾部末代汗王林丹汗敗走青海,並在青海病逝。如今張北縣境內的蒙古人隨之外遷,境內基本無人煙。清朝初年,張北漸成官牧之地,及王公貴族的馬場。清朝康熙年間,張北再次成為察哈爾部的游牧之地。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朝將察哈爾部由扎薩克旗改成總管旗,分成八個旗遷至宣化大同邊外駐牧。「邊外」指如今大同張家口承德以北地區。這八個旗東到今承德木蘭圍場西境以及克什克騰旗,西到土默特東境,自東向西依次為:正藍旗、鑲白旗、正白旗、鑲黃旗(以上為左翼四旗)、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以上為右翼四旗)。如今的張北縣位於左翼四旗的鑲黃旗南部。[1]

清朝起初由政府出資在蒙古地區興建佛寺,後來變成民建官助,提倡大戶私建。當時,張北縣境內有8座較大的寺廟:頭台廟(兆豐寺)、波羅素廟(壽康寺)、阿拉廟達拉齊廟波羅釵察廟海流圖廟(崇禧寺)、小廟子(法輪寺)、德言慶廟。[1][3]

清朝末年,清政府移民實邊,開荒放墾。大批漢人來到張北縣境內開墾草場。中華民國初年,繼續該措施。蒙古人無法維持生計,乃相繼遷出張北縣境。[1]

舊時,從張家口通往西北的商路大概分為中路、東路。德言慶廟是中路的重要地點。中路從張家口出發,出大境門,自德言慶廟出張北縣境之後,經嘉卜寺(今化德縣)等地至大圐圙,再延伸到俄國恰克圖[4]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