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宋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遙(682年—747年),字仲達,唐代廣平人。

早年為國子進士,後補東萊郡錄事參軍,移任密縣尉。開元年間,累官侍郎,開元二十九年(741年),與苗晉卿主持官員選拔。天寶二年(743年),李林甫擔任吏部尚書後,政事繁忙,將選事悉委託宋遙、苗晉卿。御史中丞張倚之子張奭到吏部候選。苗晉卿與宋遙因張倚正受玄宗寵信,欲攀附之,遂將張奭列為第一。時人皆知張奭不讀書,因此群議沸騰。前薊縣(今北京西南)縣令蘇孝韞將此事告知安祿山,於是安祿山上奏朝廷。玄宗親自在花萼樓重試已錄取官員,能通過考核者十不及一二,張奭則交白卷。玄宗大怒,貶晉卿為安康郡太守、宋遙為武當郡太守、張倚為淮陽郡太守。[1]天寶六載卒於上黨,得年六十五。[2]

註釋[編輯]

  1.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李林甫領吏部尚書,日在政府,選事悉委侍郎宋遙、苗晉卿。御史中丞張倚新得幸於上,遙、晉卿欲附之。時選人集者以萬計,入等者六十四人。倚子奭為之首,群議沸騰。前薊令蘇孝韞以告安祿山,祿山入言於上,上悉召入等人面試之,奭手持試紙,終日不成一字,時人謂之『曳白』。癸亥,遙貶武當太守,晉卿貶安康太守,倚貶淮陽太守,同考判官禮部郎中裴朏等皆貶嶺南官。」《安祿山事跡》:「又其時選人張奭者,御史中丞倚之子也,不辨菽麥,假手為判,中甲科。時有下第者,為薊令,以事白祿山。祿山恩寵漸盛,得見無時,具奏之。玄宗乃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樓,親試升第者一二。奭手持試紙,竟日不下一字,時謂之曳白。」
  2. ^ 宋鼎《宋遙墓志銘》:「自國子進士補東萊郡錄事參軍,舉超絕流輩,移密縣尉,擢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內供奉。遷司勳員外郎、度支郎中,拜中書舍人,除御史中丞,賜緋魚袋。尋加朝散大夫,戶部、禮部、吏部、再戶部四侍郎左丞,出博平、滎陽、絳、魏、陳留、襄陽、貶武當七郡太守,河北、河南、山南三採訪,上黨郡大都督府長史。主絲言則王業潤色,屍宮尹則朝廷嚴整。在小宰也,清通聞;居連率也,愷悌布。義發乎我而加乎人,惠施乎物不有乎己。顯允志尚,於昭職物。將□台階,用緝帝采。神理未厭咎,吾道其不行。天寶六栽二月五日,終上黨公舍,享齡六十有五。」

參考書目[編輯]

  • 宋鼎:《唐故上黨郡大都督府長史宋公(遙)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