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陰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公陰符》,是一部中國古代思想論著書籍,屬道家一派之書,又叫《太公陰符經》,傳說為姜太公所留下的,據說蘇秦(?-前284)為讀這本書而頭懸樑錐刺股,最後掛六國相印而衣錦還鄉。

戰國策·秦策》記載:蘇秦遊說諸侯不成,乃發奮矢志,連夜發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日夜揣摩,至於引錐刺股,終佩六國相印。然而此「陰符之謀」究竟為書籍亦或為學科,因《漢書·藝文志》道家、兵書類俱不載,其他典籍亦無從搜檢,故具體情狀不得而知。《隋書·經籍志》兵家始載有《陰符鈴錄》一卷, 《周書陰符》九卷,今亦未知其詳,且皆不言「」。

所云陰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機暗合於事機,故曰陰符。其中以陰陽五行為立論旨歸,概言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之關係,多申發《老子》、《莊子》、《亢倉子》、《三略》之意,註疏中又時親以兵家韜略。自以降,流傳版本眾多,主要有漢魏叢書本、《道書全集》本、《說郛》本、《子書百種》本等。

現已無真跡流傳,據說讀其書,能使人變成奇人和有智慧的人。

外部連結[編輯]

太公陰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