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宣化教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主教宣化教區

Dioecesis Siüenhoavensis
教會管區
基本資訊
教座位置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
管轄範圍張家口市
禮儀形式羅馬禮
所屬教省河北
創設時間1926年
主教座堂聖十字架主教座堂
首長職銜主教
教務首長
教區主教趙克勛
助理主教崔太
聯絡資訊
網址www.xhchina.org

天主教宣化教區(Dioecesis Siüenhoavensis)是天主教中國河北省建立的一個教區,1982年起中國天主教官方教會將其改名為「張家口教區」,但未獲聖座承認。目前教區分為蔚縣,下花園及宣化三片進行管理。

歷史[編輯]

1688年-1900 年[編輯]

1688年,法國耶穌會會士張誠首先到達宣化傳教。1699年,法國耶穌會會士巴多明在宣化修建第一座天主堂。

18世紀初,陸續來華的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巴黎外方傳教會遣使會的神父不贊成耶穌會神父允許祭祖敬孔的做法,促使教宗格肋孟十一世於1704年宣佈了祭祖禁令,而康熙帝要求所有在中國的傳教士必須領印票,聲明遵守利瑪竇的成規,這樣導致了所謂「禮儀之爭」。1721年1月18日,教宗特使嘉樂帶來了教宗禁令的漢文譯本,康熙皇帝不悅,硃批:「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

1724年1月11日,新登基的雍正帝下令嚴格執行禁教命令。禁教時期,傳教士們仍秘密前往北京教區的鄉村地區傳教,每年約有五百人領洗,宣化、懷來蔚縣一帶,天主教徒達到533人。

嘉慶帝對天主教的查禁最為嚴厲。傳教士逃到長城以外的村莊西灣子,那裏成為北京教區的中心。1840年,蒙古成立代牧區,法國遣使會會士孟振生被選為主教。

1844年10月24日,中法簽訂了《黃浦條約》,其中規定法國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12月28日,道光皇帝正式批准解除了長達100多年的禁教令,並歸還禁教時期被充公的天主堂。但仍不准外國人進入內地傳教。

1846年教宗比約九世任命孟振生為北京教區主教,同時仍兼任蒙古教區主教,直到1856年才卸去此任,專管北京教區。在孟振生任北京教區主教不久,就在孟家墳村創辦了宣化本堂,本堂神父是薛瑪竇。這便是宣化教區的前身。

1862年,孟振生主教將宣化本堂升為總堂。1869年,樊國梁神父在宣化西街「郭家宅」修建宣化總堂。1872年艾儒略接任宣化總堂神父後,完成了這座總堂的全部修建工程。1879年都士良神父將該堂擴建。

1870年—1900年間,雙樹村、蔚縣西合營、延慶永寧、蘇家房、孟家墳、黃土港、石家坊、沙地坊、宣化南屯、楊家溝、涿鹿縣雙樹村、蔚縣紅橋、涿鹿縣虸蚄口、西小莊陸續建造了天主堂。

1899年,在宣化服務多年的法國神父樊國樑(1837—1905)被任命為天主教北京代牧區主教,並獲清政府頒發二品頂戴。

1926 年-1949 年[編輯]

1920年,中國天主教本地化的積極倡導者雷鳴遠神父得到教廷國務卿伯多祿·加斯帕里樞機的接見,推薦趙懷義等為未來中國的主教候選人。1926年5月10日,天主教宣化國籍宗座代牧區建立,管轄口北十縣(宣化、萬全、龍關、赤城、懷來、陽原、懷安、蔚縣、延慶、涿鹿)。趙懷義神父(時任宗座代表剛恆毅總主教之秘書)為代牧主教,鄰瓦卡主教銜(Vescovo tit. di Vage)。1926年10月28日耶穌君王節,剛恆毅總主教帶領六位中國主教(宣化教區趙懷義海門教區朱開敏台州教區胡若山安國教區孫德楨汾陽教區陳國砥蒲圻教區成和德)在梵蒂岡伯多祿大殿接受教宗庇護十一世舉行的隆重祝聖典禮,剛恆毅主教在一旁襄禮。六位主教走下祭台,祝福人群。從比利時趕來參加盛典的雷鳴遠神父喜極而淚下,跪在宣化主教趙懷義的面前祈求降福。

1927年,首位宗座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創立了第一個中國神職修會——主徒會,在北郊建立愛瑪塢主徒會會院。1948年,主徒會之會院和教區小修道院被迫解散,會士被捕或被害。主徒會遷到台灣。

1949年-1978年[編輯]

1951年12月15日,王木鐸主教因拒絕脫離聖統制而被捕入獄。(1955年在獄中去世)

1952年,政府接管恆毅中學(改為宣化二中)、景星學校(改為第五完全小學)和殘老院。一些地方的教堂也被佔用,教友望彌撒、祈禱只能到教友的家中舉行。

1957年,成立天主教愛國會。1958年4月20日,在河北獻縣主教座堂,趙振聲祝聖了4名自選自聖的主教:宣化教區常守彝、西灣子教區潘少卿、永年教區王守謙、永平教區籃柏露。常守彝為宣化教區自選自聖的第一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教堂全部關閉,一切宗教活都被停止,神職人員被捕入獄。教友們也被視為反革命,強迫背棄信仰,堅持信教的教友被帶帽管制。常守彝主教和一批神父、修女被迫結婚。1966年8月23日,不肯放棄信仰的小學教師韓淑貞老師(33歲)被毒打致死。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宣化教區只有三座大的聖堂沒有被損壞,就是雙樹村天主堂、西合營天主堂和宣化天主堂。

1978年後[編輯]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已結婚的常守彝依然任自選自聖主教。1982年,中國官方教會宣佈將宣化教區改名為「張家口教區」,但未獲聖座批准,延續為持續至今的爭論[1]

附屬事業[編輯]

  • 恆毅中學、景星學校、診所、孤兒院、殘老院。

修會[編輯]

  • 主徒會:1927年首位宗座代表剛恆毅總主教創立的中國籍修會,以文化傳教為使命。會址(厄瑪烏主徒會會院)位於宣化北門外西山腳下。1929年,中國古典式的會院落成,遂於 9 月成立小學一所,開始招收學生,1936年校舍完成,後又改小學為恆毅中學,校長郭若石。 1937年,因日寇侵入,中學停辦,復改為小學。1948年,主徒會遷移北平定阜大街,主徒會宣化會院解散,該會在宣化的房屋1952年改為軍辦通訊學校至今。
  • 若瑟修女會:1880年成立。1901年成立宣化教區分會。該會主分佈在正定、保定、宣化和順德教區。管理女子學校、孤兒院和殘老院、診所等。
  • 熙篤會(Trppists):1883年來到涿鹿縣南部山區,1886年正式建立了楊家坪聖母神慰院。1927年)派李嵐卜,汪類斯(法籍)到正定教區,在正定縣建立苦修會分院名神樂院。該會有會士最多時有 125人。該會會士以祈禱與勞動為主。會院有自己的一些小作坊,如:豆腐坊等類的小作坊,還養着奶牛等牲畜。1946年8月30 日 被搶掠後全部焚毀,在1947年教產被土改,該會解散。全體會士被轉輾監禁於淶源、蔚縣等地。

修院[編輯]

  • 宣化教區大修道院:1930年,宣化教區程有猷主教與河北易縣教區、山西汾陽教區、洪洞教區、山東臨清等5個教區聯合創辦大修道院,命名「若瑟總修院」,院址設在宣化牌樓西街宣化主教座堂的東側大院,屬於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共有修士60多人。分哲學、神學兩大班,學制六年(哲學二年、神學四年),後聖為神父。由於教學正規,教授水平甚高。在此修院晉鐸或未晉鐸者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神哲學造詣和神修水平。

1944年夏,蒙疆政府宣化省政府強行佔領大修院,作為「宣華公署」所在地,若瑟總修院被迫解散。宣化本教區的修院遷至主教府東院繼續辦學,命名為「聖家大修院」,1947年轉至北京「文聲學院」。1954年「文聲學院」解散,宣化教區的修士回到本教區。

  • 宣化教區聖心小修道院:1927年成立,院址設在宣化主教座堂西側,學制8年。1948底停辦。

教堂[編輯]

  • 宣化主教座堂(1791人,1942年):轄孟家墳本堂(1467人)、永寧本堂(1454人)、屈家本堂(1322 人)、南關本堂(1039 人)、翟家莊本堂(400人)、武家房(現稱沙地房)本堂:(151 人)。
  • 雙樹總堂(1289人):轄子方口本堂(1374人)、西二堡本堂(1090 人)、蘇家房本堂(759人)、孔澗本堂(630人)、
  • 南屯總堂(2120 人):轄滹沱店本堂(2514人)、泥河灣本堂(1847 人)、西小莊本堂(1771 人)、馬圈堡本堂(1528 人)、東城本堂(1057 人)、
  • 西合營總堂(2783 人):轄上營莊本堂(1938 人)、南綾羅本堂(1886 人)、安莊本堂(725 人)
  • 張家口總堂:轄三里莊本堂、懷安本堂

現狀[編輯]

1978年,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徒紛紛在家中請被釋放的神父作彌撒。1980年12月25日聖誕節,宣化主教座堂恢復開放,有上萬人參與了文革後的第一台彌撒。只要是哪兒有神父做彌撒,教友就趕到哪兒去望彌撒,當時在教會中形成了一種「宗教狂熱」。

1980年12月1日,張家口市天主教愛國會重新劃分教區,將西灣子教區和宣化教區合併,並改稱為張家口教區,主教府設在張家口。由潘少卿任張家口教區主教。

1983年2月5日 潘少卿因病逝世,常守彝任張家口教區正權主教。 1985年西灣子教區的張可興主教被釋放,掌管西灣子教區教務,同時也署理宣化教區。

歷任主教[編輯]

宣化代牧區宗座代牧

  • 趙懷義(Bishop Philip Zhao Huai-yi)(1926年5月10日-1927年10月14日)1880年生於北京城外正福寺。
  • 程有猷(Bishop Peter Cheng You-you)(1928年3月28日-1935年8月25日)1881年生於懷來。
  • 張潤波(Bishop Joseph Zhang Run-bo)(1936年7月7日-1946年4月11日)1899年生,1949年8月在外地去世,任主教此前在羅馬傳信大學任中文教授。

宣化教區主教

  • 張潤波(Bishop Joseph Zhang Run-bo)(1946年4月11日-1947年11月20日)
  • 王木鐸(Bishop Peter Wang Mu-duo)(1948年1月8日-1955年5月11日)1896年生於滹沱店,1951年12月15日被捕入獄,1955年5月11日死於獄中。
  • 張九牧(1989年10月3日-1999年12月12日)(秘密祝聖):1918年生於陽原縣牛坊溝村,地下教會主教。
    • 趙振東(1989年10月3日-1999年12月12日)(助理主教,秘密祝聖) 1920年生於蔚縣縣城。
  • 趙振東(1999年12月12日-2007年7月13日)
    • 趙克勛(2006年?-2007年7月13日)(助理主教,秘密祝聖)
  • 趙克勛(2007年7月13日-)

宣化教區主教(自選自聖)

  • 常守彝(Bishop Chang Shou-yi)(1958年4月20日-1982年12月22日)(自選自聖,後未獲宗座認可)(1982年宣化教區更名為張家口教區)1912年生,宣化教區第一任自選自聖的主教。文化大革命期間結婚還俗。

張家口教區主教(自選自聖)

  • 潘少卿(1982年12月22日-1983年2月5日)(1958年4月20日自選自聖西灣子教區主教,後未獲宗座認可)
  • 常守彝(Bishop Chang Shou-yi)(1983年2月5日-1987年3月27日)(自選自聖,後未獲宗座認可)(1982年宣化教區更名為張家口教區)
  • 徐立志(1987年5月31日-1992年1月19日)(自選自聖,後獲宗座認可)(1982年宣化教區更名為張家口教區)1917年生。
  1. ^ 宣化教区:圣座不承认张家口教区,祝圣神父为非法行为. 亞洲新聞. [2023-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