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多姆·明托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多姆·明托夫
第8任馬耳他總理
任期
1971年6月21日—1984年12月22日
君主伊利沙伯二世(至1974年)
總統安東尼·馬莫(自1974年)
安東·布蒂吉格
阿爾貝·海茲勒 (代理)
阿加莎·芭芭拉
總督莫里斯·亨利·多曼
安東尼·馬莫(至1974年)
前任喬治·博爾格·奧利維爾
繼任卡梅羅·米夫蘇德·邦尼奇
任期
1955年3月11日—1958年4月26日
君主伊利沙伯二世
總督羅伯特·雷科克
前任喬治·博爾格·奧利維爾
繼任職位廢除
馬耳他外交部長
任期
1971年6月21日—1981年12月20日
前任喬治·博爾格·奧利維爾
繼任亞歷克斯·希貝拉斯·特里戈納
個人資料
出生多米尼克·明托夫
(1916-08-06)1916年8月6日
馬耳他博爾姆拉
逝世2012年8月20日(2012歲—08—20)(96歲)
馬耳他塔爾欣
政黨馬耳他工黨(PL)
配偶莫伊拉·德維爾·夏洛特(1947 - 1997)
兒女2個女兒安妮和雅娜

多米尼克·"多姆"·明托夫馬爾他語Duminku "Dom" Mintoff,1916年8月6日—2012年8月20日),男,馬耳他政治人物記者建築師。曾任工黨領袖(1949年-1984年),馬耳他總理(1955年-1958年)。馬耳他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獨立後,從1971年到1984年再次擔任總理。[1]他擔任總理期間,馬耳他人的平均生活標準普遍提高,[2]馬耳他成為一個全面的福利國家[3][4][5]

生平[編輯]

明托夫出生在馬耳他博爾姆拉,上馬耳他大學之前在一個神學院讀書。1933年進入馬耳他皇家大學攻讀建築土木工程學,寧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其間加入工黨。1936年任工黨總書記,翌年因政見不合而退黨。1939年他收到羅德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獲得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1941至1943年先後在英國和馬耳他任土木工程師和建築師。

1944年重新加入工黨,任工黨秘書長,1945年當選工黨副領袖,並被選入政府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1947年大選工黨獲勝後,明托夫被任命為副總理兼公共工程和重建部長(1947-1949),監督戰後公共項目。

明托夫的強勢地位和野心引發了一系列的內閣的危機,1949年因政見分歧辭去政府職務。工黨分裂,前領袖保羅·博法退出工黨另組建馬耳他工人黨,明托夫重建工黨並任領袖。1955年工黨在大選中獲勝,明托夫當選自治政府總理兼財政部長。1958年4月因不滿英國的殖民統治辭去總理職務,專門從事領導馬耳他的獨立運動。

1962年和1971年期間明托夫任議會反對黨領袖。1964年9月馬耳他獲得獨立後,為廢除殖民主義制度進行了鬥爭。1971年6月工黨贏得大選,明托夫再次擔任總理兼聯邦和外交事務部長,任內進行憲法修正案(馬耳他成為了一個共和國),並且關閉英國的軍事基地。明托夫加強與利比亞卡扎菲的聯繫,與共產主義國家中國和北朝鮮接觸。1976至1981年蟬聯兩屆總理併兼任內政部長。1984年10月工黨年會上提議副領袖卡梅羅·米夫蘇德·邦尼奇為其接班人,並於同年12月辭去總理和工黨領袖職務,只保留他的議會席位。

2012年8月20日明托夫在塔爾欣家裏去世,享年96歲。他的國葬儀式25日在首都瓦萊塔舉行[6]

參考文獻[編輯]

  1. ^ 大英百科全书: Dom Mintoff. britannica.com. [2010-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1). 
  2. ^ 多姆·明托夫被授予Al-Qathafi和平奖. Maltamedia.com. [2012-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4). 
  3. ^ 存档副本 (PDF). [2013-08-2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2-27). 
  4. ^ 媒体和马耳他社会 - Carmen Sammut. Books.google.com. [2012-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5. ^ 存档副本. [201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6. ^ 马耳他为已故前总理明托夫举行国葬. 新華網. 2012-08-26. 

外部連結[編輯]

官銜
前任:
喬治·博爾格·奧利維爾
馬耳他總理
1955年-1958年
繼任:
職位廢除
前任:
喬治·博爾格·奧利維爾
馬耳他總理
1971年-1984年
繼任:
卡梅羅·米夫蘇德·邦尼奇
前任:
喬治·博爾格·奧利維爾
馬耳他外交部長
1971年-1981年
繼任:
亞歷克斯·希貝拉斯·特里戈納
政黨職務
前任:
保羅·博法
馬耳他工黨領袖
1949年-1984年
繼任:
卡梅羅·米夫蘇德·邦尼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