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埃佩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佩昆
埃佩昆廢墟
埃佩昆廢墟
埃佩昆在阿根廷的位置
埃佩昆
埃佩昆
埃佩昆在阿根廷的位置
坐標:37°07′53″S 62°48′36″W / 37.131514°S 62.810125°W / -37.131514; -62.810125
國家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阿道夫-阿爾西納縣
建立1920年
海拔97 公尺(318 英尺)
人口(2009)[1]
 • 總計1人

埃佩昆 (西班牙語:Epecuén阿根廷一座被廢棄的旅遊小鎮,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Adolfo Alsina 轄區內,距離卡爾韋(Carhué)鎮以北7.3公里。1921年,小鎮依同名湖泊的岸線而設,人口隨後增長至接近1,500人,每年夏季會迎接平均25,000名遊客。

1985年,由於湖水水位上漲,整個鎮被淹沒,全體居民不得不撤離。近年來,湖水水位逐漸下降,露出已成為廢墟的城鎮,並再次成為旅遊景點。

埃佩昆的突然毀滅以及其廢墟吸引了眾多記者、人類學家、攝影師和運動員來訪[2][3][4][5][6]。儘管如此,埃佩昆現在並非完全無人居住。Pablo Novak 是埃佩昆目前唯一的居民,他的家庭同小鎮有密不可分的聯繫[7][8][9][10]

地名[編輯]

埃佩昆(Epecuén)的名字來源於馬普切語,但其確切含義至今仍然存疑。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解釋是,「埃佩昆」是來源於「epe」(意為「幾乎」)和「cuen」(烤),指的是湖水因高鹽度而泛白。也有人認為「cuen」其實應該是「cuel」(意為「邊界」),並稱這是因為這種白色是好土地和壞土地的分界線。 除以上兩種之外,其他的解釋則多種多樣,有人認為埃佩昆意為「永遠的春天」(eterna primavera)或者「灰燼的花朵」(flor de ceniza)[11]

起源[編輯]

埃佩昆鎮

埃佩昆湖的溫泉鹽度非常高,接近於死海,這引起了在此地發展旅遊或醫療事業的興趣。

埃佩昆鎮由 Arturo Vatteone 成立於1921年1月23日,同日揭幕了埃佩昆湖畔第一座浴場,距臨近小鎮 Carhué 7 公里。

埃佩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多條鐵路線在此交匯,布宜諾斯艾利斯西部鐵路(Ferrocarril Oeste de Buenos Aires,今天的 Sarmiento 線)設有埃佩昆(Estación Lago Epecuén|Villa Epecuén)站,布宜諾斯艾利斯 Midland 鐵路(Ferrocarril Midland de Buenos Aires)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南方鐵路(Ferrocarril del Sud)則載客到臨近的 Carhué 站。

自此起,埃佩昆鎮不斷發展。埃佩昆鎮興建了城市基礎設施和眾多酒店,豪華住宅和採鹽工業。埃佩昆鎮開始有了常駐居民,包括了工人和產業主。到了1930年,埃佩昆鎮已經擁有了一個永久定居點的所有設施。

到了70年代,埃佩昆每年吸引25000名遊客。埃佩昆有6000張記錄在案的酒店床位,以及250家商戶,固定人口大約1200人。

淹沒[編輯]

被淹沒的埃佩昆鎮

1975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政府興建 Ameghino 運河。運河連結多個河谷,並控制該地區所有湖泊的水量。有了這個系統之後,沒有湖泊會幹涸,也不會有發洪水的風險。建設運河的初衷是控制湖水原本不穩定的流量。湖水流量的變化其實是自然特性,但對於旅遊活動有嚴重影響。運河的興建從建設一條蓄水渠開始,但由於1976年阿根廷軍政府奪權,運河工程被迫停工。

自1980年起,由於大量降雨,埃佩昆湖水位上漲,有淹沒埃佩昆鎮的風險。湖水每年以50-60厘米的幅度上漲,危及河岸上4米高的防禦工事。1985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遭受了史上最嚴重的洪災。由於 Salado 河流量過大,450萬公頃的土地遭受洪澇災害。整個撤離行動,無法聯繫的人員,和遭受洪澇地區的經濟破壞,總共造成超過15億美元的損失[12]。在1985年11月上旬,埃佩昆湖的水位經歷了一次快速上漲,包括當地消防員在內的許多居民都聲稱此次上漲可能導致堤岸潰敗,但當地官員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官員都堅稱任何水位上漲都不會超過10厘米,埃佩昆則仍然會是全國的醫療保健中心之一。但是在1985年11月10日,水位終於超過堤岸,大量水流開始淹沒埃佩昆鎮,居民則不得不撤離。撤離工作花費了15天,無人死亡。埃佩昆鎮則逐漸為湖水覆蓋,原來的1500名常駐居民變得一無所有。兩年後,水位上漲至歷史最高點,埃佩昆的廢墟自此淹沒於水下長達20年。

到了1993年中,埃佩昆仍然被淹沒於7米深水下。在這數年間,有工程建設阻止外部水流匯入埃佩昆湖,水位因此開始逐漸下降。

現況[編輯]

時至今日,湖水基本上已經全部退卻。目前仍然可見的有原有城市街道的格局,防洪堤,以及房屋、酒店和地標建築的廢墟。有很多死樹,廢棄的樓宇以及生鏽的汽車。到2010年,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街區仍然淹沒在水下,但整個小鎮仍然處於廢墟狀態,無人居住[13]

廢墟吸引了很多攝影師、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記者和極限運動愛好者。如前所述,目前小鎮唯一的居民是生於1930年的 Pablo Novak。他拒絕拋棄自己的家園,並經常在廢墟遛他的狗「Chozno」。

圖庫[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1. ^ The Ruins of Villa Epecuen. Atlantic. June 2011 [201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3). 
  2. ^ Acrobacias en la ciudad arrasada por una inundación: Epecuén, la nueva película de Red Bull.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3. ^ A 29 años de la inundación y posterior desaparición de Villa Epecuén.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4. ^ Epecuén, el pueblo que emergió de las aguas.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5. ^ Las ruinas de un pueblo fantasma.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6. ^ The Ruins of Villa Epecuen.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7. ^ El único habitante de Villa Lago Epecuén.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1). 
  8. ^ Pablo Novak, el último habitante de Villa Epecuén.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3). 
  9. ^ El último habitante de la villa Epecuén.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10. ^ One man returns to Argentina's town that drowned.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11. ^ Casi Quemados - Imágenes de Epecuén. [2014-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31). 
  12. ^ Epecuén jamás se inundaría - Revista Anfibia. www.revistaanfibia.com.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13. ^ Epecuén, el pueblo que emergió de las aguas. [8 Jul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