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際友誼博物館

座標39°56′45″N 116°25′12″E / 39.94574799999999°N 116.419967°E / 39.94574799999999; 116.419967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友誼博物館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直屬的國家級博物館,「專門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新中國對外交往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受贈的外交禮品」。[1]2012年整體劃歸中國國家博物館

歷史[編輯]

1981年1月,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國際友誼博物館籌備處成立。1984年,該館經國家機構編制委員會定編。1991年12月,國際友誼博物館轉為正式建制,成為國家文物局直屬的國家級博物館。[1][2]

1982年9月,該館首次面向社會提供展覽服務。該館曾以北京故宮文華殿為辦公用地及文物庫房。1989年至1992年,該館先後遷到勞動人民文化宮、景山服裝廠、柏林寺藏經樓辦公,其中1992年9月遷入柏林寺藏經樓辦公至今。1993年,該館文物庫房遷到柏林寺藏經樓。2002年10月,該館文物庫房遷至六鋪炕,這是一座新建的現代化文物庫房。 [1][2]

2012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外交活動中獲贈的近萬件國際禮品移交中國國家博物館保管,國際友誼博物館也被整體劃歸中國國家博物館,國際友誼博物館收藏的近2萬件國際禮品移交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3][4]

2006年11月10日,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異國瑰寶傳友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國際禮品》展覽開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4號展廳展出,展品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國際禮品。[5]在國際友誼博物館整體劃歸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中央辦公廳移交國際禮品之後,2012年9月27日,《友好往來 歷史見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受贈禮品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常設展覽之一。[6]

展覽[編輯]

該館成立後,由於長期沒有展覽廳,故展覽多用其他博物館、展覽館的展廳,或舉辦流動展覽。 [1][2]

1983年起,該館先後在故宮博物院鍾粹宮和景陽宮、北海公園天王殿、端門東朝房等地舉辦展覽。其中1984年9月開展的《國際友誼珍品展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獻禮項目。1985年起,該館開始到北京以外的中國各地舉辦巡迴展覽。 1990年9月,該館的基本陳列《國際珍貴禮品展覽》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重點文化項目之一,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對外開放,於1992年12月撤展。 [1][2]

1997年12月,該館的基本陳列《國際珍貴禮品展覽》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開展,1999年12月撤展。 [1][2]

2001年12月,為了紀念該館建館20周年,該館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新中國外交禮品精華展》。2002年4月,該館為紀念香港回歸五周年,將該展覽帶往香港展出。 2004年8月,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該館在北京舉辦《鄧小平外交禮品展》。[1][2]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