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安徽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立安徽大學
創辦時間 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省立安徽大學創校
復辦時間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國立安徽大學在安慶復校
學校類型國立大學綜合大學
校址 中華民國安慶市
隸屬中華民國教育部

國立安徽大學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一所國立高等院校。1928年4月10日成立於安徽省懷寧縣(今安慶市),始名省立安徽大學,1939年解體。1946年復校,稱國立安徽大學[1]:1。1949年後,更名為安徽大學。1954年後,僅餘的兩所學院各自獨立。

省立安徽大學[編輯]

省立安徽大學從1921年開始籌備。1927年,籌建安徽大學,開設預科。1928年,安徽大學正式成立。1929年,更名為安徽省立大學。1930年6月,二度更名為省立安徽大學。1938年5月,安慶淪陷之前,省立安徽大學西遷,途中解體[1]:1

創建[編輯]

最早建議在安徽創辦大學的人士,有觀點主為是1921年六、七月的蔡曉舟,有觀點認為是1921年8月的胡適。安徽名流參與下,設立安徽大學籌備處,但因種處因素未能成功。1926年,高世讀出任安徽省省長,出現轉機[2]:107,109。1927年9月,成立安徽大會籌委會。1928年3月12日,安徽省政府教育廳向國民政府大學院提交《安徽改進教育之計劃》,提出創辦安徽大學計劃。將於「春季先辦大學預科……推劉委員文典為預科主任,業經騁任教授、講師,廣告招生,定期考試。」[1]:1「秋季成立文、法、農、工學院。」[1]:3

1928年4月1日,安慶《民岩報》安徽大學招預科生廣告提及,「春季開設預科,分甲乙兩部(甲部社會科學,乙部自然科學)每部招收一年級生兩班,二年級生兩班,每班五十人,男女兼收,省籍不限。」此前的3月下旬和4月份上旬,安徽大學分兩批在南京、蕪湖、蚌埠、安慶設置考場,通過考試共錄取172名預科生。第一批甲部70人、乙部6人,第二批甲部80人、乙部16人[1]:1—2

停辦[編輯]

1938年春,由於日軍進犯,時任省立安徽大學校長李順卿及大部分教職工為避戰火,相繼離校,學校陷於停頓。1938年6月,安慶日軍攻佔,對此學校擬內遷復校,但因內遷學校過多加之經費欠缺,教育部決定安徽大學停辦。1939年,代理校長汪洪法安徽省政府辦理了移交手續,具有10年辦學歷史的省立安徽大學就此宣告停辦。

國立安徽大學[編輯]

復校[編輯]

[3]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安徽學院遷合肥東南臨河集租李鴻章家族倉庫辦學,因條件極差無法教學,半年後遷蕪湖赭山南麓原日偽舊軍營辦學。與此同時,內遷大西南的各大學在抗戰勝利後紛紛回原籍復校,省立安大經皖籍學者多方努力並報教育部批准,也開始復校,並改「省立」為「國立」,是為國立安徽大學。1946年1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決定:聘朱光潛陶因高一涵葉元龍楊亮功程演生等12人為國立安徽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朱光潛為主任委員,陶因為委員兼秘書,負責復校事宜。至4月,朱光潛堅辭不就,教育部改陶因為籌委會主任委員。4月20日,在南京教育部會議室召開了第一次籌委會會議,教育部次長巢縣人杭立武出席並致詞。會議決定:「國立安徽大學」在安慶原校址復校。5月5日,籌委會由南京遷至安慶辦公。6月正式接收校舍,並添建教授住宅及辦學設施,組建機構、聘請師資。9月30日,教育部正式任命陶因為校長。11月6日,陶因啟用「國立安徽大學關防」(即校印,現藏於安徽師範大學檔案館)和校長印鑑。11月11日國立安徽大學隆重舉行了開學典禮,陶因作了《本大學創立經過》的報告。

復校後的國立安徽大學設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農學院四院,內含中文、外語、歷史、教育、政治、經濟、法律、數學、物理、化學、教育、農藝、森林12個系,後又增設園藝系及茶葉專修科。1947年上期,國立安徽大學有教職員工307人,學生1100餘人。

結束與繼承[編輯]

目前,以下三所現存的高等院校均官方聲稱對國立安徽大學校史的繼承:

  • 安徽師範大學,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的高等院校
    • 1949年12月,國立安徽大學遷往蕪湖後重組改名安徽大學;1950-1953年三次院系調整後,安徽大學僅餘師範學院、農學院兩個學院;1954年,安徽大學農學院遷往合肥改為安徽農學院(現名安徽農業大學),留在蕪湖的安徽大學師範學院改為安徽師範學院,現名安徽師範大學。安徽師大以院校實際的傳承過程作為依據,認定自身即為省立及國立安徽大學的繼承者。[4]
  • 安徽農業大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高等院校
    • 1949年12月,國立安徽大學遷往蕪湖後重組改名安徽大學;1950-1953年三次院系調整後,安徽大學僅餘師範學院、農學院兩個學院;1954年,留在蕪湖的安徽大學師範學院改為安徽師範學院,現名安徽師範大學。而安徽大學農學院遷往合肥改為安徽農學院(現名安徽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以院校實際的傳承過程作為依據,認定自身即為省立及國立安徽大學的繼承者。[5]
  • 安徽大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高等院校
    • 1956年,中共安徽省委決定將在合肥籌劃建立的綜合性大學定名為合肥大學;1958年,毛澤東在給合肥大學題寫校名時說:「合肥沒有名氣,還是安徽大學好。」新學校遂定名為安徽大學,並視自己為省立及國立安徽大學的繼承者,但並無切實溯源依據,存在爭議。[6]

註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周乾. 《民国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院系设置与发展》.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安徽省合肥市: 安徽大學). 2008, (2008年9月第32卷第5期): 1—10 [2023-06-27]. ISSN 1001-5019 (簡體中文). [失效連結]
  2. ^ 周寧. 《北洋政府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筹办与纷争》.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安徽省合肥市: 安徽大學). 2009, (2009年5月第33卷第5期): 107—113 [2023-06-27]. ISSN 1001-5019 (簡體中文). 
  3. ^ 安徽師範大學檔案館. 安徽師範大學官網 https://arch.ahnu.edu.cn/info/1026/1047.htm.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4. ^ 安徽師範大學檔案館. 安徽師範大學官網 https://arch.ahnu.edu.cn/info/1026/1047.htm.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5. ^ 安徽農業大學. 安徽農業大學官網 https://www.ahau.edu.cn/xxgk/lsyg.htm.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6. ^ 安徽師範大學檔案館. 安徽師範大學官網 https://arch.ahnu.edu.cn/info/1026/1047.htm.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