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宰門街 (濟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後宰門街,拍攝於2010年

後宰門街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街道內的一條街道,東側與縣西巷、鐘樓寺街相接,舊時可通曆城縣衙,西側與曲水亭街相接,可經過轆轤把子街、花牆子街後到達文廟和芙蓉街,南側可通院后街、通珍池街至珍珠泉,北側可通岱宗街、萬壽宮街至百花洲大明湖,此街在明以前曾稱為「百花橋街」,因明成化年間德王朱見潾在其南側(今珍珠泉一帶)修建王府,此街在王府北門廣智門(又稱厚載門)以北,所以改稱厚載門街,後又演變為今名。

後宰門街為濟南清代、民國時期商鋪雲集的商業街道,集中了濟南的大量老字號,較有名的有九華樓飯莊、同元樓飯莊、遠興齋醬園和慶育藥店,街上也集中了濟南的一些宗教建築,如碧霞宮(今為民宅)、福慧禪林院(今僅存大殿)、關帝廟和後宰門教堂等,此外,街上的大公石印館為山東第一家石印館,其印刷的四開版《簡報》為民國時期濟南最有影響的報紙之一[1][2]。1949年後仍有較多的副食店、點心鋪以及百貨店,其後濟南商業中心轉到泉城路一帶,此街逐漸沒落[3]

2006年初至2008年,濟南市政府對後宰門街曾進行了一年時間的保護性修復和仿古式改造,以作為「老城古巷泉水游」的一部分[4][5],2010年又被重新規劃,將路北的建築全部拆除(包括慶育藥店舊址等歷史建築[6]),並將居民全部搬遷,意圖打造集商業、餐飲、旅遊和居住於一體的新的城市景觀[7]

參考資料[編輯]

  1. ^ 《却说当年的后宰门街》. 任寶禎. 舜網-濟南時報. [2010-05-23]. [永久失效連結]
  2. ^ 《古韵悠悠后宰门》. 徐傳強、張娜. 舜網-濟南時報. [2010-05-23]. [永久失效連結]
  3. ^ 《后宰门街:一朝繁华成春梦》. 雍堅、王曉明. 大眾網-生活日報. [201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2). 
  4. ^ 《济南后宰门街恢复古貌》. 濟南時報. [2010-05-23]. [永久失效連結]
  5. ^ 《老街新颜:朱漆大门青砖瓦》. 大眾網-生活日報. [201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09). 
  6. ^ 《百年老店旧址将变旅游区》. 濟南政府網. [2010-05-23]. [永久失效連結]
  7. ^ 《湖畔老街节后变身》. 濟南政府網. [2010-05-23].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