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司馬鑒(246年以後—297年),字大明西晉宗室河內溫縣人。司馬昭第六子,不知母氏。

生平[編輯]

甘露三年(258年)以司馬昭之子封臨泗亭侯[1]晉武帝即位,於泰始元年十二月丁卯(266年2月9日)封司馬鑒為樂安王[2]

武帝為司馬鑒及燕王司馬機高選師友,下詔:「樂安王鑑、燕王機並以長大,宜得輔導師友,取明經儒學,有行義節儉,使足嚴憚。昔韓起與田蘇游而好善,宜必得其人。」

泰始年間,拜越騎校尉。咸寧初年,以齊國的梁鄒加封,之國就封,服侍中之服。

元康初年,征為散騎常侍、上軍大將軍,領射聲校尉。不久為使持節、都督豫州軍事、安南將軍,代清河王司馬遐鎮許昌,因病沒有成行。

元康七年去世,諡號

家世[編輯]

一子為殤王司馬籍,司馬籍無子。

永寧元年(301年)十二月,齊王司馬冏以子司馬冰為司馬鑒後嗣[3]。以濟陰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九戶改為廣陽國,封司馬冰為廣陽王。司馬冏敗,廣陽國廢。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晉書·卷038》,出自房玄齡晉書

參考文獻[編輯]

  1. ^ 《晉書·卷二·帝紀第二》:〔甘露三年〕五月……諸子之無爵者皆封列侯。
  2.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丁卯,遣太僕劉原告於太廟。封魏帝為陳留王,邑萬戶,居於鄴宮;魏氏諸王皆為縣侯。追尊宣王為宣皇帝,景王為景皇帝,文王為文皇帝,宣王妃張氏為宣穆皇后。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宮曰崇化。封皇叔祖父孚為安平王,皇叔父干為平原王,亮為扶風王,伷為東莞王,駿為汝陰王,肜為梁王,倫為琅邪王,皇弟攸為齊王,鑒為樂安王,機為燕王,皇從伯父望為義陽王,皇從叔父輔為渤海王,晃為下邳王,瑰為太原王,珪為高陽王,衡為常山王,子文為沛王,泰為隴西王,權為彭城王,綏為范陽王,遂為濟南王,遜為譙王,睦為中山王,陵為北海王,斌為陳王,皇從父兄洪為河間王,皇從父弟楙為東平王。
  3. ^ 《晉書·惠帝紀》:封齊王冏子冰爲樂安王,英爲濟陽王,超爲淮南王。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