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印支構造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構造期
新生代 新近紀(第四紀 全新世 新構造期
更新世
喜馬拉雅構造期
上新世
新近紀
中新世
古近紀 漸新世 華北構造期
始新世
古新世 四川構造期
中生代 白堊紀
燕山構造期
侏羅紀
三疊紀 印支構造期
古生代 二疊紀
天山構造期
石炭紀
泥盆紀
祁連構造期
志留紀
奧陶紀
寒武紀
震旦構造期
新元古代 埃迪卡拉紀 震旦紀
成冰紀
南華紀 南華構造期
青白口紀 青白口構造期
拉伸紀
中元古代 狹帶紀 薊縣紀 薊縣構造期
延展紀
蓋層紀 長城紀 長城構造期
古元古代 固結紀
造山紀 呂梁構造期
層侵紀
成鐵紀
新太古代 五台構造期
中太古代 阜平構造期
古太古代 遷西構造期

印支構造期,簡稱印支期,是晚二疊紀三疊紀(257-205Ma)之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印支運動或稱印支事件

概念的提出和演化

[編輯]

1934年法國地質學家Gromaget在研究越南的地層時,首次提出印支運動的概念。後經黃汲清的倡導,這一概念在中國也得到廣泛使用。最初,印支運動只是指中南半島和中國華南地區中三疊統與上三疊統地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現的構造運動,但現在已經把從晚二疊世至三疊紀之間的構造運動都統稱為印支運動。

構造活動

[編輯]

印支期對於中國地質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揚子板塊華夏板塊和屬於親岡瓦納構造域思茅-印度支那板塊保山-中緬馬蘇地塊均拼合到歐亞板塊之上,使中國四分之三的陸地完成了拼合和統一。

具體過程是:華夏板塊和揚子板塊在中三疊世末期率先完成碰撞、拼合,形成華南板塊,二者之間則形成紹興-十萬大山碰撞帶。幾乎與此同時,思茅-印度支那板塊也與之碰撞拼合,之間形成金沙江碰撞帶的南段。晚三疊世,保山-中緬馬蘇地塊拼合到華南板塊之上,之間形成瀾滄江碰撞帶的南段。最後,華南板塊與在印支期之前已經拼合到歐亞板塊之上的中朝板塊發生碰撞、拼合,之間形成秦嶺-大別山碰撞帶(其東段為南黃海嵌入構造所阻斷)。由於印支期的構造活動相當劇烈,在發生碰撞的各板塊內部都發生了廣泛的褶皺變形。

據估計,上述四條碰撞帶所形成的山脈都不太高,估計海拔不超過3000米;而且由於當時中國大陸的緯度要比今天偏南10度左右,四條碰撞帶均位於熱帶-亞熱帶區域,炎熱潮濕的天氣使這些山脈很快就被夷平。今天位於金沙江斷層帶和瀾滄江帶斷層帶附近的橫斷山脈,以及位於秦嶺-大別山斷層帶上的秦嶺,都是在印支期以後的構造運動中升高的。

地應力特徵

[編輯]

印支期地應力的主應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來說,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近似北南走向,僅雲南西南角為與金沙江帶和瀾滄江帶近似垂直的東西走向。由於當時的磁北方向較今天東偏30度左右,因此當時的主應力方向也較今天東偏30度左右。

對現代地貌的影響

[編輯]

由於中國大陸的大部分在印支期完成拼合統一,因此可以說,沒有印支運動,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大陸。印支期形成的四條碰撞帶,除紹興-十萬大山帶因為後來癒合較好,已經基本停止活動之外,其他三條在後來的構造運動中均表現出強烈的活動,直到今天還是中國大陸上重要的斷層帶。特別是秦嶺-大別山帶,其東部被南黃海嵌入構造所阻斷,這個嵌入構造的西緣就是著名的郯城-廬江斷層帶,它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到今天仍是中國東部重要的活動斷層帶,許多地震都是因為這條斷層帶的活動而引發的。

參考文獻

[編輯]
  1. 萬天豐.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質出版社. 2004年6月: 118–134. ISBN 7-116-03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