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元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元毓(509年—528年5月17日),字子春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獻文帝拓跋弘曾孫,侍中、使持節、征南將軍、司州牧、趙郡貞景王元謐長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元毓虛歲十六時承襲為趙郡王,虛歲十九時以通直散騎常侍起家官建義元年四月十三日(528年5月17日),元毓在河陰之變中遇害,虛歲二十,朝廷追贈使持節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趙郡王如故,諡號宣恭,建義元年七月卅日(528年8月30日)葬於西陵[1][2]。元毓沒有兒子,朝廷詔令以元毓叔叔元讞的兒子元寘字景融為後嗣,承襲趙郡王[3]

家庭[編輯]

曾祖[編輯]

祖父[編輯]

  • 元幹,北魏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特進、司州牧、趙郡靈王[2]

父親[編輯]

  • 元謐,北魏侍中、使持節、征南將軍、司州牧、趙郡貞景王[2]

兄弟姐妹[編輯]

  • 元昉,北魏給事中
  • 始平公主,嫁西魏撫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宜陽伯馮子懿,追贈始平郡公主

後嗣[編輯]

  • 元寘,承襲為趙郡王,後改封平昌王,北齊接受禪讓後,爵位依例降低

參考資料[編輯]

  1. ^ 《魏書·卷十·帝紀第十》:庚子,車駕巡河,西至陶諸。榮以兵權在己,遂有異志,乃害靈太后及幼主,次害無上王劭、始平王子正,又害丞相高陽王雍、司空公元欽、儀同三司元恆芝、儀同三司東平王略、廣平王悌、常山王邵、北平王超、任城王彝、趙郡王毓、中山王叔仁、齊郡王溫,公卿已下二千餘人。
  2. ^ 2.0 2.1 2.2 2.3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使持節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趙郡宣恭」王墓誌銘」王諱毓,字子春,河南雒陽光睦里人也。顯祖獻文」皇帝之曾孫,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特」進司州牧靈王之孫,侍中使持節征南將軍司州牧貞景」王之長子。王稟奇鑠於天然,資妙緒於山嶽。岐嶷之稱,」垂藻於芻蕘;弱冠之譽,流慕於京甸。四德靡違,六行斯」具。雖曹氏之英僮,顏生之秀邁,弗或加也。年十六,襲爵趙」郡王。十有九,釋巾通直散騎常侍。垂簾百帙,方丈千經。」蕭散而居,弗窺華薄之觀;韻致淵凝,性以儒素為高。斯」乃異世之神偉,殊俗之英才。方當羽儀九命,毗亮台階,」而福報無徵,殲我良人。春秋廿,建義元年四月十三日」薨於雒陽。追贈使持節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王如故。建義元年七月卅日窆於西陵之兆。傷春芳之」晻暉,哀珪璋之喪質,嗟送注而悲今,悼永閟於泉日。其」詞曰:」綿綿遐代,罔鑒其則,爰茲中古,是通是塞。兩儀載聖,乾」坤降德,誕斯神叡,夙有岐嶷。器越生知,文侔先識,武決」韓張,文兼曹植。高峰無際,絕岫難尋,芳蘭不息,世有琅」琳。長源如繡,其質如金,瞻山識峻,眄海知深。天不崇德,」鶗先吟,松原晻黛,青燈永沉。
  3. ^ 《魏書·卷二十一上·列傳第九上》:子毓,字子春,襲。莊帝初,河陰遇害,贈衛大將軍、儀同三司、青州刺史,諡曰宣恭。無子,詔以謐弟讞子寘字景融為後,襲爵。及寘伯諶復封趙郡,改封平昌王。齊受禪,爵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