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英語:Information Technology,縮寫: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資訊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總稱,主要是應用電腦科學和通訊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部署資訊系統及應用軟件。依照儲存和處理資訊的不同,可以將資訊科技的發展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前機械時期(公元前3000–公元1450)、機械時期(1450–1840)、機電時期(1840–1940)及電子時期(1940–現時)[1]。
在商業領域中,美國資訊技術協會(ITAA)定義資訊科技為「對於以電腦為基礎之資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實現、維護或應用。」[2]。此領域相關的任務包括網絡管理、軟件開發及安裝、針對組織內資訊科技生命週期的計劃及管理,包括軟硬件的維護、升級和更新。
資訊科技一詞最早是出現在1958年《哈佛商業評論》中,一篇由Harold J. Leavitt及Thomas L. Whisler所著的文章,其中提到「這種新技術還沒有一個單一的名稱,我們應該將其稱為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IT)」[3]。
資訊科學 |
---|
概述 |
相關領域 |
範圍
[編輯]資訊科技的研究包括科學、科技、工程與管理學等學科,這些學科在資訊的管理、傳遞和處理中的應用,相關的軟件和裝置及其相互作用。
資訊科技的應用包括電腦硬件與軟件、網絡與通訊科技、應用軟件開發工具等。電腦與互聯網普及以來,人們日益普遍地使用電腦來生產、處理、交換與傳播各種形式的資訊(如書籍、商業檔案、報刊、唱片、電影、電視節目、語音、圖形、影像等)。[4]
應用
[編輯]在企業、學校和其它組織中,資訊科技體系結構是為了達成戰略目標,而採用和發展資訊科技的綜合結構。它包括管理和科技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職能與資訊需求、系統組態、和資訊流程;科技成分包括用於實現管理體系結構的資訊科技標準、規則等。由於電腦是資訊管理的中心,電腦部門通常被稱為「資訊科技部門」。有些公司稱這個部門為「資訊服務」(IS)或「管理資訊服務」(MIS)。另一些企業選擇外包資訊科技部門,以獲得更好的效益。
資料儲存
[編輯]像Colossus電腦這樣的早期電子計算機是利用穿孔紙帶來儲存資料。這是一種長條形紙帶,上面一系列孔表現資料,這種技術早已過時[5]。現代計算機所使用的資料儲存介質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是使用水銀製成的延遲線儲存器,開發目的是為了移除雷達的背景雜波[6],但只能循序存取。第一個可隨機存取的數碼儲存裝置是基於標準陰極射線管的威廉姆斯管[7],但儲存在其中的資訊是揮發性(volatile)的,必須定期重新整理(refresh);並且電力一旦中斷,資訊就會丟失。最早的非揮發性儲存器是在1932年發明的磁鼓[8],用在費蘭蒂1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商業化的通用型電子計算機[9]。
IBM在1956年推出了第一個硬碟驅動器,作為其IBM 305 RAMAC計算機系統的一個組件[10]。現今大部份的資料儲存在硬碟中,或是CD-ROM等光學介質中[11]。直到2002年,大多數資訊仍以模擬裝置為主要儲存裝置,但那一年數碼裝置容量首次超過了模擬裝置。截至2007年,全球儲存的資料中有近94%採用數碼方式進行:[12]硬碟為52%,光學裝置為28%,數碼磁帶為11%。據估計,全球電子裝置資訊儲存容量從1986年的不到3艾位元組(EB)增長到2007年的295艾位元組[13],約每3年翻一番[14]。
資料庫
[編輯]資料庫管理系統在上世紀60年代出現,以準確快速地存取和檢索大量數據。最早的此類系統之一為IBM的資訊管理系統(IMS)[15],50多年後仍廣泛部屬[16]。IMS以層次方式儲存資料[15],但七十年代埃德加·科德提出了另一種基於集合論、謂詞邏輯以及類似表格、行、列概念的關係型儲存模型,首個商用關係型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由甲骨文公司於1980年開發[17]。
資料庫管理系統包括眾多組件,在保持資料完整性的同時允許多個用戶同時存取。所有資料庫的特徵之一是其位於資料庫模式中的資料結構與資料本身分開定義和儲存[15]。
近年來XML已成為常見的資料格式。儘管XML可以儲存在普通的檔案系統中,但通常以關係型資料庫形式儲存,以利用其「在理論與實踐方面耗時多年最終被證實的強健性」[18]。隨着SGML的演進,XML基於文字結構的優點在機器和人類可讀性方面均得到了體現[19]。
資料檢索
[編輯]關連式資料庫的概念引入了與程式語言無關的結構化查詢語言(SQL),是以關係代數為其基礎[17]。
「資料」(data)和「資訊」(information)有着不同的內涵。只要是儲存的內容都可以稱為資料,但這其中僅有以組織及有意義的方式呈現的才是資訊[20]。世界上大部份的資料沒有結構,儲存在不同的實體介質中[21]。數據倉庫在1980年代起開始興起,目的是整合這些不同來源的資料。一般是包括來自不同來源的資料,包括外部資料庫(例如互聯網)再加以組織,可以供像決策支援系統類的系統[22]。
數據傳輸
[編輯]數據傳輸有三種不同的層面:傳送、傳播及接收[23]。可以大致區分為資訊單向傳遞的廣播,以及資訊雙向傳遞的電信[13]。
自從2000年代初期,越來越多的應用利用XML為數據交換的媒介[24],特別是像網站導向通訊協定(像SOAP)中用到的機器互動[19],描述的是「在傳送中的數據……而不是靜止不動的數據。」[24]。這種用途的一個挑戰是將數據由關連式數據庫轉換為文件對象模型(DOM)的結構[25]。
數據處理
[編輯]Hilbert及Lopez發現了數據技術改變帶來的指數級成長(也就是摩爾定律),1986年至2007年間,每人平均的專用機器數據處理量每14個月會增加一倍,每人平均的泛用計算機數據處理量每18個月會增加一倍,每人平均的總電信量每34個月會增加一倍,每人平均的數據儲存量每40個月會增加一倍,每人平均的廣播數據量每12.3年會增加一倍[13]。
全世界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不過若沒有加以分析,並且用有效的方式呈現,數據本質上就像放在「數據墳墓」中一様。「很少用到的數據備存」[26]。為了此議題,數據挖掘在1980年代的後期興起,其概念就是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有趣的模式及知識[27]。
不同觀點下的資訊科技
[編輯]學術觀點
[編輯]在學術上,電腦協會定義資訊科技為:「培養學生符合商業、政府、醫療、學校、及其他組織電腦技術需求的大學學程,資訊科技專員需選擇適合組織的硬件及軟件,將這些產品和組織的需求及基礎架構結合,為組織中的電腦用戶安裝應用程式,並客製化及進行維護。」[4]
商業觀點
[編輯]在商業上,美國資訊科技協會定義資訊科技為:「研究、設計、開發、應用、實現、支援或管理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資訊系統。」[2]。此領域工作人員的職責有網絡管理、軟件開發及安裝、規劃及管理組織的技術生命週期,也就是哪些硬件及軟件需要維護、安裝或是替換。
資訊科技的商業價值是在商業流程的自動化、提供決策需要的資訊、連接企業及其客戶、提供有生產力的工具以提昇效率
分類 | 2014費用 | 2015費用 |
---|---|---|
裝置 | 685 | 725 |
數據中心系統 | 140 | 144 |
企業級軟件 | 321 | 344 |
資訊科技服務 | 967 | 1,007 |
電信服務 | 1,635 | 1,668 |
共計 | 3,749 | 3,888 |
倫理觀點
[編輯]資訊倫理的概念是由數學家諾伯特·維納在1940年代建立[29]。以下一些和資訊科技有關的內容[30]: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Butler, Jeremy G., A Histor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ystems, University of Arizona, [2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 ^ 2.0 2.1 Proctor (2011),preface.
- ^ Leavitt, Harold J.; Whisler, Thomas L., Management in the 1980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58, 11 [2013-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 ^ 4.0 4.1 The Joint Task Force for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The Overview Report (pdf)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1 October 2014.
- ^ Alavudeen & Venkateshwaran (2010),第178頁
- ^ Lavington (1998),第1頁
- ^ Early computers at Manchester University, Resurrection (The Computer Conservation Society), Summer 1992, 1 (4) [19 April 2008], ISSN 0958-7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8)
- ^ Universität Klagenfurt (編), Magnetic drum, Virtual Exhibitions in Informatics, [21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21)
- ^ The Manchester Mark 1,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4 January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1月21日)
- ^ Khurshudov (2001),第6頁
- ^ Wang & Taratorin (1999),第4–5頁.
- ^ Wu, Suzanne, How Much Information Is There in the World?, USC New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0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1)
- ^ 13.0 13.1 13.2 Hilbert, Martin; López, Priscila, 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city to Store, Communicate, and Compute Information, Science, 1 April 2011, 332 (6025): 60–65 [10 September 2013], PMID 21310967, doi:10.1126/science.12009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Americas events- Video animation on 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city to Store, Communicate, and Compute Information from 1986 to 2010. The Economist. [2015-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 ^ 15.0 15.1 15.2 Ward & Dafoulas (2006),第2頁
- ^ Olofson, Carl W., A Platform for Enterprise Data Services (PDF), IDC, October 2009 [7 August 2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6-17)
- ^ 17.0 17.1 Ward & Dafoulas (2006),第3頁
- ^ Pardede (2009),第2頁.
- ^ 19.0 19.1 Pardede (2009),第4頁.
- ^ Kedar (2009),第1–9頁
- ^ van der Aalst (2011),第2頁
- ^ Dyché (2000),第4–6頁
- ^ Weik (2000),第361頁
- ^ 24.0 24.1 Pardede (2009),第xiii頁.
- ^ Lewis (2003),第228–31頁.
- ^ Han, Kamber & Pei (2011),第5頁
- ^ Han, Kamber & Pei (2011),第xxiii頁
- ^ Forecast Alert: IT Spending, Worldwide, 4Q12 Update, Gartner, [2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 ^ Bynum (2008),第9頁.
- ^ Reynolds (2009),第20–21頁.
來源
[編輯]- 書籍
- 資訊科技概論. 碁峰. 2009: 432 [2009-10-29]. ISBN 9789861817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8) (中文(繁體)).
-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8–2009 (PDF).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INSEAD. 2009: 406 [2009-10-29]. ISBN 978-92-95044-19-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10-01) (英語).
- Alavudeen, A.; Venkateshwaran, N.,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PHI Learning, 2010, ISBN 978-81-203-3345-1
- Bynum, Terrell Ward, Norbert Wiener and the Rise of Information Ethics, van den Hoven, Jeroen; Weckert, John (編),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oral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521-85549-5
- Dyché, Jill, Turning Data Into Information With Data Warehousing, Addison Wesley, 2000, ISBN 978-0-201-65780-7
- Han, Jiawei; Kamber, Micheline; Pei, Jian, Data Min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3rd, Morgan Kaufman, 2011, ISBN 978-0-12-381479-1
- Kedar, Seem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Technical Publications, 2009, ISBN 978-81-8431-584-4
- Khurshudov, Andrei, The Essential Guide to Computer Data Storage: From Floppy to DVD, Prentice Hall, 2001, ISBN 978-0-130-92739-2
- Lavington, Simon, A History of Manchester Computers 2nd, The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1998, ISBN 978-1-902505-01-5
- Pardede, Eric, Open and Novel Issues in XML Database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2009, ISBN 978-1-60566-308-1
- Proctor, K. Scott, Optimizing and Asses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ing Business Project Execution, John Wiley & Sons, 2011, ISBN 978-1-118-10263-3
- Reynolds, George, Ethic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gage Learning, 2009, ISBN 978-0-538-74622-9
- van der Aalst, Wil M. P., Process Mining: Discovery, Conformance and Enhanc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es, Springer, 2011, ISBN 978-3-642-19344-6
- Wang, Shan X.; Taratorin, Aleksandr Markovich, Magnetic Information Storage Technology, Academic Press, 1999, ISBN 978-0-12-734570-3
- Ward, Patricia; Dafoulas, George 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Cengage Learning EMEA, 2006, ISBN 978-1-84480-452-8
- Weik, Martin, Computer Science and Communications Dictionary 2, Springer, 2000, ISBN 978-0-7923-8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