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暄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任暄猷(?—?),河南杞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任暄猷於明末訓練練鄉勇,抵禦流寇有功,後來仕福王,任後軍都督。清軍渡江攻打南京,任暄猷投誠,編入漢軍正白旗[1][2]。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中式,覆核時被黜落。順治十二年(1655年)再中乙未科進士。[3]

參考[編輯]

  1. ^ 《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
  2. ^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順治十二年乙未科 漢軍 任暄猷……以上正白旗十一名。
  3. ^ 《清稗類鈔·考試類十》三進士皆貳臣:進士出身之最奇者三人,皆在國初,以貳臣就試者也。一杞縣任暄猷,明末練鄉勇,御流寇有功,後仕福王,為後軍都督。王師下江寧,投誠,隸旗下。中順治壬辰進士,以磨勘被黜,後再中乙未進士。一邵陽吳芳,明崇禎己卯舉人。永曆時,官至左都御史,歸命後,願以科第進,中康熙甲辰進士。一五河錢世熹,明末官縣令,鼎甲後,削髮為浮屠,久之復還俗為諸生。康熙庚戌成進士,年七十餘矣。
  • 《清稗類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