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格式手冊/縮寫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提請討論和通過Wikipedia:格式手冊 (縮寫)為指引[編輯]

如題。由於語言特殊性,草案全部為自擬。請社群討論。--達師261442 2013年1月24日 (四) 18:03 (UTC)[回覆]

  • 「如AM表示上午在正文中可能不合適,但是在表格內就沒有問題。」這個例子不太恰當。AM,PM的時間表示方式不太在中文裡常用吧
  • 「外文縮寫應當採用英文字母表示。」這條並不一定。一個例子就是常見的蘇聯的縮寫СССР,其實是俄文的縮寫(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 「一般而言,中文中出現的縮寫不應當使用句點(.)」這可有什麼依據?
  • "型號或者類似型號的縮寫無需告知全稱。如JF-17戰鬥機或H5N1病毒等。"我記得這種應該寫成JF-17戰鬥機H5N1病毒才是吧?
  • 看不出採用注釋的必要性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1月25日 (五) 02:05 (UTC)[回覆]

支持「特定的格式要求」段,這是針對目前爵位討論的一個極佳補充。--魔法少年愛德華★愛生活圓神蘿莉塔 2013年1月25日 (五) 04:10 (UTC)[回覆]

回shizhao:

  • 對於單純的時間來說在表格里採用AM或PM(換句話說沒有中文字的情況下),應當說是可以接受的。
  • 這一條並不矛盾,用英文字母表示成「CCCP」。
  • 句點僅限用於科技文獻中用作句號,GB/T 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收錄的外文開頭詞沒有任何一個使用句點。
  • 此類問題可以直接修改,對正文並不產生影響。

關於注釋:

  • 勛銜:上面的兩位維基人連加注釋都不願意呢,如果誰能說服它自然可以修改
  • 術語:這是行話解釋的一部分。「備註中對術語的解釋不一定正確,還不如去改善術語條目本身。」已經假定讀者在閱讀維基百科或其鏡像,這是本草案極力反對的。
以上--達師261442 2013年1月25日 (五) 08:42 (UTC)[回覆]
我注意到勛銜中使用加注釋的方法是因為「出於習慣的原因或者美觀的要求,直接在正文中標記全稱並不合適」,那麼當勛銜數量比較大的時候,再使用注釋就達不到美觀的要求了。這時候應該「直接在正文中標記全稱」嗎?如果是的話我表示贊成。—Snorri留言2013年1月25日 (五) 09:04 (UTC)[回覆]
如果某事物在所在國幾乎全都用縮寫、全稱幾乎沒人了解,而中文媒體從來沒提及過該事物,並且中文使用者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該事物,該事物的描述是否應該使用縮寫?--lavixcanvas Like Bonnie and Clyde. Let's find a ride. 2013年1月25日 (五) 12:42 (UTC)[回覆]
對於長勛銜的建議:看看是否可以整成這樣?—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3年1月25日 (五) 12:51 (UTC)[回覆]
很難想象一個英國人或香港人只知道縮寫(比如JP),而不知道全稱(Justice of the Peace)。他總得說:「我知道JP是什麼,JP是Justice of the Peace」吧?如果一個人只知道簡寫那兩個字母,而不知道其代表的含義,又怎麼能說明他「知道」這個勛銜?這是自相矛盾的。—Snorri留言2013年1月25日 (五) 17:16 (UTC)[回覆]
對於「JP」一類日常場合較常用的縮寫,坊間可能會知道是指「太平紳士」,但其他像「CMG」一類的勳銜縮寫,中外坊間可能只知有「CMG/CMG勳銜」,而很少答得出全稱「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同胞勳章」。但需強調的是,在姓名後加上勳銜縮寫,比起加上勳銜全名,是更正規和恰當的做法。當然,在條目正文中使用縮寫抑或全名,的確視乎哪一樣較常用和較符合文意。例如「CMG勳銜」和「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同胞勳章」兩者之間,我在條目內文會選擇使用前者,但「JP」和「太平紳士」之間,我會在條目內文選擇使用後者,很難一概而論。--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1月25日 (五) 18:28 (UTC)[回覆]
針對以上意見,我修訂了唐炳源伊文思 (英國外交官)兩個條目供各位參考,另外對藏骨集團的方案的回應在這裡。--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1月25日 (五) 18:15 (UTC)[回覆]

反對在人名後加外文頭銜縮寫,應當使用頭銜的中文譯名全稱,在譯名不存在對應條目的情況下括注頭銜的原文全名,例如

艾薩克·牛頓,FRS[注 5],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

符合中文習慣的表達方式應該是:

艾薩克·牛頓,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某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Gilgalad 2013年1月31日 (四) 00:11 (UTC)[回覆]

反對無視這種表達方式在中文語境中已經有一定數量運用的事實,偏偏要稱為「直譯」「生硬」的表達方式。Gz deleted留言2013年2月1日 (五) 11:21 (UTC)[回覆]
「一定數量」是千分之一還是萬分之一?我敢說大多數中文使用者都沒見過這種在「人名+,+縮寫頭銜」的用法,中文維基應該使用廣為接受的表達方式。--Gilgalad 2013年2月12日 (二) 23:14 (UTC)[回覆]
(:)回應:請參考en:WP:POSTNOMen:MOS:HONORIFIC的區分,在英文百科裡,有大英國協君權vs美國共和兩大群使用者,有的人習慣post nominal names,有的人不習慣,我到現在也還算是不習慣不喜歡post nominal names。然而顧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香港的中文使用者的歷史及文化經驗,個人覺得這個不是哪個語言中心的問題(我已說明英文世界裡也有共和vs 君主的差異),所以我的主張是學英文方針指引中的處理方式,post nominal names從發給的國家或組織命名方式,以包容方式先處理,可讀性方面則以縮寫加連結處理。這樣子也符合避免地心中心的方針。--(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31日 (四) 11:09 (UTC)[回覆]
這裡是中文維基,我們只考慮中文的表達習慣。--Gilgalad 2013年2月12日 (二) 23:14 (UTC)[回覆]

蘇聯(СССР)「用英文字母表示成CCCP」——不能接受。拉丁字母和西里爾字母是兩個體系,如果要寫縮寫,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第一選擇是俄文縮寫СССР。對於英文縮寫USSR,我看不出它為什麼要比其他語言的縮寫(例如法文縮寫URSS)更有優先權,是英文中心主義嗎?另外,西里爾字母СССР的拉丁轉寫是SSSR,把它寫成CCCP就像把log寫成109一樣,是錯字。--Gilgalad 2013年1月31日 (四) 00:20 (UTC)[回覆]

是不應該只以英文縮寫為主,目前CCCP和USSR都重定向到蘇聯,至於內文裡的使用,就用蘇聯就好了,為什麼要用CCCP或USSR? --(研究維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31日 (四) 11:13 (UTC)[回覆]
參見不久前日語人名只有假名而沒有漢字名的情形下使用羅馬字也就是英文字母進行表述的要求。且中文語境下俄語縮寫極少,想得出來的例子也都是採用英文字母,甚至絕大多數人都使用英文字母的讀法,如AK-47突擊步槍。 --達師261442 2013年1月31日 (四) 15:24 (UTC)[回覆]
你這麼一說我還想起來*了,應該是按照拉丁轉寫寫作SSSR。 --達師261442 2013年1月31日 (四) 15:29 (UTC)[回覆]

體育條目是否可以使用DSQ、DNS、DNF等縮寫?[編輯]

關於縮寫,我有一個問題:目前中文維基的體育條目經常使用DSQDNSDNF等縮寫,這樣很少有人能知道什麼意思,是否應該改成「取消資格」、「未能開始」、「未能完成」?--Symplectopedia留言2013年1月25日 (五) 11:29 (UTC)[回覆]

我認為相對於名字後加入一些固定格式的勛銜來說,條目中出現「ACG」、「cosplay」這些詞更令人迷惑。--維基小霸王留言2013年1月25日 (五) 11:40 (UTC)[回覆]
(+)支持--lavixcanvas 2013 New Music! Miley Demi CeCe Miranda Megan Cassadee Victoria Ariana 2013年1月25日 (五) 12:02 (UTC)[回覆]
ACG/Cosplay更令人迷惑?無稽之談,事實便是比起勳章和稱號縮寫,這些名稱的知名度更高(cosplay更是直接用作條目名),最好少用高達八成辨識法.另外,像是美國人,蘇聯人的勳章都是在Infobox內專門辟出一塊放置的,若要作折中我覺得同等處理即可.至於榮譽稱號,可在Infobox內再開一格,至少稱號和勳章混雜起來讓我覺得很亂.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27日 (日) 01:53 (UTC)[回覆]
Wikipedia:命名常規/中文譯名具爭議條目命名好像把中文名放在最優先的地位,那麼cosplay是否應該移動到中文名稱?--維基小霸王留言2013年1月28日 (一) 15:34 (UTC)[回覆]
  • (!)意見:我認為如能在同一條目中第一次使用這些縮寫時加上中文註釋,後續就可以使用縮寫。我們不能假設每個讀者都看得懂這些縮寫,何況其中有些還可以意指完全不同的事物(例如DNS同時也是Domain Name Service的縮寫,某個角度來說這用法可比「未能開始」更知名。--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1月25日 (五) 12:17 (UTC)[回覆]
    至少我看到時想到的就是domain name server...而且看皇帝給的搜索結果,也是取domain name server意者居多. - Dr. Cravix ♬La Pluie 2013年1月27日 (日) 01:53 (UTC)[回覆]

DNF難道不是毒奶粉?--達師261442 2013年1月28日 (一) 09:17 (UTC)[回覆]

體育這種縮寫很明顯太偏僻(過於專業),我想報紙和電視節目都不會用的(至少在大陸是這樣),我覺得可以直接使用的縮寫至少要被大眾媒體廣泛使用才可以,或者某些英文發文直接用縮寫的(電腦當中的DNS,IP,VPN,各類OS都是直接用縮寫,因為這種是如果要使用,一定了解的東西,而體育名詞這樣講念起來就很怪吧)我表示專業技術名詞(IP,DNS)用縮寫可以接受,而像娛樂板塊如果有關大眾傳播需求的,用縮寫你是幹嘛,給專業人員分析麼?但是IP這種就不同,大眾沒有這種需求很多人甚至不知道IP地址的英文全寫,這種縮寫在使用中已經完全替代全稱的,維基社群直接使用無疑不會增加閱讀上的困難。絕大多數人看球應該都是娛樂,打球是有,很少是專業的,我想也很多人不知道。VictorTalk 2013年2月16日 (六) 08:40 (UTC)[回覆]

跟進[編輯]

內部連結後面還可加括號提供其他語言的名稱嗎?[編輯]

例如:2009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英語: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法語:Programm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韓語유엔 개발 계획)的將美國的教育水準列為世界第21。

我記得好像是不可以,因為要外文可以直接鏈接點進去看,除非下文要用到這個外文。但是現在一時找不到相關方針指引了,我們是否有過這樣的討論?--Gqqnb留言2016年5月8日 (日) 07:46 (UTC)[回覆]

好像主要語言就不許加--Temp3600留言2016年5月8日 (日) 08:30 (UTC)[回覆]
註釋中的語言應該要使用該事物所屬文化圈的語言(但如果是特殊字母語言可考慮拉丁化),但一些跨國性質沒有特別歸屬哪個文化圈概念的事物(例如上面提及的UNDP)該怎樣標示還有待討論(一般當然很常是默認使用英文),所以可以確定的是上面的註釋中英文跟法文標示還算合理(聯合國標準使用的兩種語言),但韓文註釋完全沒必要(UNDP與韓國沒特別的淵源)。對於已有條目連結的事物是否還可標示原文註釋這點,先前的討論應該是尚未有共識,我個人是支持局部允許派,也就是譯名有歧義或非常用事物第一次在條目中被提及時可以標示外文註釋以協助對照與閱讀理解,但當然也有見到其他的主張就是。--泅水大象訐譙☎ 2016年5月11日 (三) 10:44 (UTC)[回覆]
我覺得不用加,外文應該直接寫在主條目首段,其他條目連向時給內連就好。若下文有提到縮寫,可以在首次出現地方加個縮寫。至於為啥這樣縮寫,讀者可以自己點內連去了解--Liaon98 我是廢物 2016年5月12日 (四) 06:52 (UTC)[回覆]
可能會有人質疑何謂「主要語言」,我看是六大聯合國工作語言和一些其他與這些工作語言有淵源的語言(如葡語、韓語、日語等),大家怎麼看?--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16年5月14日 (六) 13:47 (UTC)[回覆]
我覺得是凡是有內部連結的,均不加外文名稱或縮寫,除非下文有必要使用這個外文名稱或縮寫。另外條目的外文名稱可另行討論。--Gqqnb留言2016年5月18日 (三) 06:5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