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候選/福州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州市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編輯]

17支持,1反對 =>入選--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2月10日 (三) 06:46 (UTC)[回覆]

支持[編輯]

  1. (+)支持,該條目已經過同行評審,並得到維基同仁的努力完善,應已達到特色標準,可作中文維基地理條目,尤其是城市條目的表率。在此支持。— Lu Hung-nguong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01:23 (UTC)[回覆]
  2. (+)支持,在評審優良條目過程中其實就已達到特色條目標準。--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02:35 (UTC)[回覆]
  3. (+)支持,實踐推薦的承諾。意見同Lu Hung-nguong。—前進2010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04:13 (UTC)[回覆]
  4. (+)支持,(條目)地理之師表,特色之典範。(作者)維基之楷模,閩省之驕傲。—TBG TBG Best and Greatest 2010年1月26日 (二) 09:04 (UTC)[回覆]
  5. (+)支持,城市條目的典範,達到特色條目標準。—Snorri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2:36 (UTC)[回覆]
  6. (+)支持,真的很棒的條目,很佩服LuHungnguong,作為福州人要支持一下。--Chevy0193 (留言) 2010年1月26日 (二) 13:22 (UTC)[回覆]
  7. (+)支持,建議精簡歷史一節內容, 已經有主條目.—Webridge傳音入密 2010年1月26日 (二) 16:24 (UTC)[回覆]
  8. (+)支持,確實可以作為城市條目的一個典範,質量甚高。-本本一世 (留言) 2010年1月27日 (三) 10:45 (UTC)[回覆]
  9. (+)支持,很不錯的條目,支持。--Dc06 (留言) 2010年1月27日 (三) 12:36 (UTC)[回覆]
  10. (+)支持,達到特色條目的標準。--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10年1月28日 (四) 08:50 (UTC)[回覆]
  11. (+)支持,內容不錯。雞蛋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07:18 (UTC)[回覆]
  12. (+)支持,內容不俗!!!—天哲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15:21 (UTC)[回覆]
  13. (+)支持,內容豐富,條理分明,註釋多,已達特色的標準之一。—林躍錩(Lin yue chang)~Talk about me~ 2010年1月31日 (日) 09:32 (UTC)[回覆]
  14. (+)支持,完全達到特色條目標準。Timothy (留言) 2010年2月3日 (三) 09:22 (UTC)[回覆]
  15. (+)支持,符合標準。—Dingar (留言) 2010年2月4日 (四) 00:53 (UTC)[回覆]
  16. (+)支持:城市條目的典範!--Teekkari (留言) 2010年2月7日 (日) 08:48 (UTC)[回覆]
  17. (+)支持,最近優秀的地理條目不少呢!--Ivann (留言) 2010年2月9日 (二) 00:54 (UTC)[回覆]

中立[編輯]

反對[編輯]

  • 暫時(-)反對,特色條目的標準包括「章節與標題清晰而有條理」。行政區劃和著名人物兩個章節都應避免列表風格,而應使用散文式寫法。另外,不存在的子條目不應該使用{{see also}}。「文化」和「文化和自然景觀」是否重疊?「教育」與「媒體和通訊」是否屬文化?—Dingar (留言) 2010年1月27日 (三) 13:56 (UTC)[回覆]
    • (:)回應,我認為行政區劃一章算不上列表,而著名人物一章可以建議刪去。「教育」與「媒體和通訊」並不屬於「文化」,應是獨立章節,可參見其他語言版本的特色條目。而「文化」和「文化和自然景觀」的確有部分交集,但由於後者敘述的重點在於「景觀」,所以我覺得還是拆分開寫比較恰當。— Lu Hung-nguong (留言) 2010年1月28日 (四) 01:36 (UTC)[回覆]
    • (:)回應,已將「著名人物」一章大幅刪減,並另立條目。— Lu Hung-nguong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2:54 (UTC)[回覆]

意見[編輯]

  • 圖片位置需要調整,在下閱讀起來感覺非常難受,文字被兩邊的圖片擠的只有一點了。另外第23個注釋也有錯誤,這麼明顯的錯誤上面10位支持者無一發覺,不知認真看過條目嗎?——快龍到此一游 2010年1月30日 (六) 04:58 (UTC)[回覆]
  • 我感覺自然地理占的比重太少,歷史部分寫得太詳細。一些紙上百科全書中的地理條碼,自然地理起碼占三分之一以上,甚至還分水文、土壤、動植物情況之類的次級分類。畢竟自然地理應該和整個人文地理平級,而不是像目前維基百科(包括其他語種)大多條目的處理,淪為「文化」「教育」「歷史」之類的人文情況的子分類平級。這把人類活動的影響嚴重誇大了。「著名人物」一段不僅瑣碎,按重要性也沒有列於本條目之上的資格。-202.114.65.66 (留言) 2010年1月30日 (六) 06:52 (UTC)[回覆]
    • (:)回應歷史部分寫得詳細是因為這部分是福州獨一無二的人文積澱。而相較下,自然地理篇幅較小是因為福州的自然地理其本質上是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侯特徵集合的一個子集,不必像人文地理那樣地盡述。不知我這樣解釋閣下是否能夠接受。--越王山の涕淌君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0:43 (UTC)[回覆]
      • (:)回應,閣下的建議非常中肯,我也認為自然地理部分應該增加,但卻未必需要達到1/3,因為這裡的「福州」總體上還是一個人文地理的概念,各個語言版本維基百科上其他的城市、行政區條目的情況也大多是這樣。自然地理部分也另有條目敘述。另外,自然地理部分我個人的能力也有限,大概只能在動植物這些方面適當增加一些內容。「著名人物」一章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可以刪除,但經過權衡後,還是決定大幅刪減至幾句話,而另立條目敘述名人。— Lu Hung-nguong (留言) 2010年2月1日 (一) 03:0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