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木星大氣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木星大氣層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編輯]

希望能夠通過評審提升品質—洋洋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01:18 (UTC)[回覆]

評審期︰2009年9月5日至2009年10月5日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完成度及連貫性等一概與內容有關的要點
  • (!)意見
  • 木星大氣層是在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大氣層 ,主要由和太陽的比例大致相同的氫分子和氦構成,其他的化學成分只存在很小的數量,包括甲烷、氨、硫化氫和水。最後一項的水雖然沒有被直接觀測到,但是他被認為存在於大氣層的深處。氧、氮、硫和惰性氣體的豐度大約是太陽的三倍[這句話有點奇怪。前面說其他的化學成分的比例不高,可是後面提出三種是太陽的三倍。在描述上,前面用數量,後面用豐度,兩者之間有關聯嗎?用數量或者是比例比較好呢?-cobrachen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05:24 (UTC)[回覆]

(!)意見:大致看了一下前兩段

  1. 首段 Although water is thought to reside deep in the atmosphere, its directly measured concentration is very low 譯成 最後一項(?)的水雖然沒有被直接觀測到(?),但是他(?)被認為存在於大氣層的深處。
  2. 首段及垂直構造 ammonium hydrosulfide 應譯作 硫化氫銨,ammonium sulfide 應譯作 硫化銨。
  3. 化學成份:鍺烷 應改為 甲鍺烷,磷(PH3) 應改為 磷化氫。
  4. 它們豐盈度的深度(低於10帕)暗示在木星大氣的對流層有豐富的碳、氮、硫還可能有氧。 語意錯誤,語句不通。
  5. 文章的直譯痕跡還很明顯,仍需改善。例如
    1. 惰性氣體氬、氪和氙的豐盈度看上去比太陽豐盈(參見表),氖是缺乏的[1],其它的化合物,像是砷(AsH3)和鍺烷(GeH4)的量僅是可以被檢測出來
    2. 其他的化學成分只存在很小的數量
    3. 不同於地球的類型,只出現在發生磁爆的時期,極光是木星大氣層中永久的特點[24]
    4. 氧氣比氮和硫是更為豐富的化學元素
    5. 後者被認為是由濃縮的重多環芳香烴或聯氨組成的,並是甲烷受到太陽紫外線輻射(UV)影響出現在同溫層的上層[21]。
    6. 當2003年7月,被接受的同位素氘的量是2.25 ± 0.35 × 10−5
    7. 在木星大氣層的氮同位素 15N對14N的比率是2.3 × 10−3,與地球大氣層(3.5 × 10−3)比是第三低的[26]。 (語意錯誤)
  6. abundance 譯作 豐盈度?

Choij (留言) 2009年9月5日 (六) 05:53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與標點符號、外文內容及排版等資訊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各類型的參考文獻、中立觀點、以及其他中文維基百科內的方針與指引等

以往記錄[編輯]

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