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Suiseiseki/對話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問你也有在玩東方project嗎?

太好了,我需要人協助完成該條目...--超限術士 02:32 2006年4月1日 (UTC)

好的,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很願意幫忙的,還請多指教.Suiseiseki 23:24 2006年4月1日 (UTC)

維基榮譽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助理編輯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Eno TALK 2007年6月16日 (六) 02:33 (UTC)

新條目推薦不通過

~移動自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10月31日 (三) 00:05 (UTC)

Re:特色條目評審

引力波天文學很不錯,可惜我對天文學不了解,不敢妄加評論。我粗粗看了一下,英文版en: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非常短,你這個條目是原創的嗎?如果是的話,能找到這麼多參考資料真是相當不容易。另外,如果有的條目已經有中文條目,就不需要加注英文說明了。如後牛頓力學近似方法(Post-Newtonian Approximation Method)和約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等。—木木 (發呆中) 2008年2月21日 (四) 15:58 (UTC)

已直接提名特色條目。這個周末我會進一步細讀條目。可能更多關注排版和語句流暢等細節方面。這個條目專業性太強了,我的專業是通信,和天文學差太遠了。(笑)--木木 (發呆中) 2008年2月21日 (四) 19:54 (UTC)
您太客氣了,這個條目本身的質量非常高。你看提名才幾個小時,幾位一直關注科學的維基人馬上來投票了。通常我自己不太參與投票,只是提名,除非最後差一票才會趕在截至日期前補上一票。這次忍不住第一個投下票。(笑)—木木 (發呆中) 2008年2月22日 (五) 07:59 (UTC)
Commons:Commons:Featured pictures/Astronomy是Wiki Commons關於天文方面的特色圖片,其中有幾張星雲圖很漂亮,不知是否能應用到條目中?--木木 (發呆中) 2008年2月23日 (六) 09:57 (UTC)

恭喜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執行編輯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木木 (發呆中) 2008年2月21日 (四) 20:43 (UTC)

優條候選:弓道

叨擾了。本人所撰條目弓道正處優良條目候選列中,萬望閣下賜予支持,感激不已。【上原。弓の花郎】發響箭矢及之地 2008年3月22日 (六) 16:22 (UTC)

向你致敬!

拜讀完貴作引力波天文學,對你的學識和編輯的認真細緻程度十分敬仰,且非常贊同你對中文維基現狀的看法,特來向你致意:)--Sandycx (傾計) 2008年3月22日 (六) 17:17 (UTC)

Re:繁簡手工轉換帶來的錯誤

完成主要是noinclude不匹配造成的問題。—木木 (發呆中) 2008年4月2日 (三) 20:14 (UTC)

Re:感謝提名

您太客氣了,提名一個好條目也是我的榮幸。(笑)另:謝謝你的關心,經過藥物和臥床休養,已經有好轉的跡象。—木木 (發呆中) 2008年4月14日 (一) 13:21 (UTC)

Template:StarWarsTA

大陸用戶User:PhiLiP寫過不少《星際旅行》系列條目,同時也是模板高手。他還負責地區用詞繁簡轉換的維護。你可以找他幫助。—木木 (發呆中) 2008年4月25日 (五) 21:07 (UTC)

最近TA類模板正在升級中,升級完成後我會對這類模板進行日常維護的。—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4月29日 (二) 03:35 (UTC)

Re:圖像版權

Hi,很高興看到你又開始一項新的大工程。圖片我已經上傳到中文維基了,並已經加入到條目中。如果版權模板有問題,我會與其他管理員協商解決。—木木 (發呆中) 2008年7月22日 (二) 17:56 (UTC)

Re:廣義相對論

抱歉,一時手文之誤,以為是破壞,望勿介意—妙詩人 Happy Musician(來聊聊天~) 2008年9月4日 (四) 19:56 (UTC)

Re:轉動的黑洞

改得好,我最欣賞定態這個詞,因為靜止不動會讓人誤會成 J=0 的狀態。 至於Kerr翻成克而,實在是不得以,我喜歡克爾,看了就知道是人名。 當初定出克而這個名詞的人,其實違反了翻譯要信、雅、達的準則,但是台灣學界已經規定用克而,我也很無奈。—凌雲 (留言) 2008年9月18日 (四) 02:59 (UTC)

您好

有關閣下的問題,我已作出詳盡解釋,希望可看看。另外,沒分拆的條目(包括您寫的)例如廣義相對論,沒有理由分成廣義相對論歷史、應用等部份吧,當然要一個條目全記錄(個人意見)—Jacky~無聊IQ題~哪支西甲球會是假貨? 2008年10月7日 (二) 06:17 (UTC)

謝謝您,還有一個解釋,葉士域治城足球會歷史為英文特色條目,並沒有拆分,由於不是太多重要事件,所以只有一個條目寫完,和我的條目相若。—Jacky~無聊IQ題~哪支西甲球會是假貨? 2008年10月8日 (三) 09:15 (UTC)

優良條目

你好Suiseiseki,我把你的條目──光劍,提了上優良,望閣下支持及留意一下。^^ —JNIV 2008年10月12日 (日) 02:02 (UTC)

不用感謝,但本人認為這個條目足可以成為優良條目。有甚麼那些即時通嗎,談談也好。—JNIV 2008年10月12日 (日) 03:40 (UTC)
已加^^ —JNIV 2008年10月12日 (日) 04:07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Vaapad.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16日 (四) 01:31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Younglings.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16日 (四) 01:31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Obiwan-Soresu.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16日 (四) 01:31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Dotf.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16日 (四) 01:31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Lukevaderesb.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16日 (四) 01:31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您好。您上傳的文件Image:CinDrallig.jpg已列入Wikipedia:檔案存廢討論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圖像版權標誌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則文件一定會被刪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維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請參考相關的Wikipedia:圖像使用守則#版權Wikipedia:版權信息#圖像指導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謝謝!--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16日 (四) 01:31 (UTC)

檔案存廢討論:通知

我已畫了點光劍的圖,可是現在還未scan。。。—JNIV 2008年10月16日 (四) 09:56 (UTC)

第六令動員令討論

現就第六令動員令展開討論,歡迎參與Wikipedia talk:動員令/第六次動員令--坦克碌豬靠你(給我坦克!)(碌豬記錄) 2008年10月19日 (日) 04:20 (UTC)

蒂埃里·亨利

您好。我最新翻譯的蒂埃里·亨利已完成,現正參選特色條目評選,如認為沒問題,希望可支持一下。或給一點意見,謝謝。—Jacky~無聊IQ題~哪支西甲球會是假貨? 2008年10月21日 (二) 14:22 (UTC)

我根據你的意見進行了修改。但是其中有幾項還需要斟酌一下:

  • 原始語言:Classical;繁體:古典;簡體:經典;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經典
    • 我把他修改成。因為這涉及到整個物理學條目的轉換,而古典和經典都很常用,為避免轉換錯誤,我把他精確了
  • 原始語言:Detect;繁體:偵測;簡體:探測;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探測
    • 同上,我精確成了探測器<->偵測器
  • 原始語言:Equation;繁體:方程式;簡體:方程;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方程
    • 這個轉換可能會存在過度轉換問題。因為物理學條目中會有很多數學的東西。而方程式和方程在數學中都是會經常用到的,這個比較適合在單個條目中轉換,而不要放在模板里
  • 原始語言:Gravitational; Gravity; Gravitational force;繁體:重力;簡體:引力;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引力
    • 這個同樣可能有過度轉換問題,因為條目中簡體使用重力的地方也會轉成引力。這個建議在單個條目中轉換
  • 原始語言:Hamiltonian mechanics;繁體:哈密頓力學;簡體:哈密頓力學;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哈密頓力學
    • 我沒有找到存在哈密爾頓或漢密爾頓的全局轉換,因此就刪除了
  • 原始語言:Local;繁體:局域;簡體:局部;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局部
    • 這個二者混用的機會非常大,很容易造成過度轉換。這應該屬於用詞問題,即使某些領域中專門用某一種詞,但是過於常用,還是在單個條目中轉換為妥
  • 原始語言:Plasma;繁體:電漿;簡體:等離子體;香港:等離子;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等離子體
    • 電漿對應的應該是等離子才對吧?

另外,保護模板是因為這個模板涉及很多條目的轉換,防止破壞的。現在我改成了半保護--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22日 (三) 18:15 (UTC)

我不能確定「經典理論」、「經典量」等物理學中用到的classical這個詞,在繁體是否都是古典?偵測,探測也是同樣道理。重力,引力用單獨轉換我覺得要比集中轉換錯誤率小--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23日 (四) 12:45 (UTC)
還有,向量和矢量我不太確定物理學中是否簡繁體都用法不同?至少簡體用向量的地方也很多。還有就是黏性和粘性,至少在我所從事的化工領域,粘性算是正規寫法,但是很多人還是用黏性,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這樣用的更多。這似乎不能算是簡繁體差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10月23日 (四) 12:51 (UTC)

陳老師您好,您一直在參與Template:CGroup/Physics的維護工作,因此有事情向您請教。今天書生將模板中的部分轉換移除,在我的解釋之下恢復了大部分,但仍有一些地方我持不同意見(請參見的對話頁),不知您可不可以對此發表一下您的看法,以達成共識,謝謝!—迷走SuiDreamまきますか?まきませんか? 2008年10月22日 (三) 18:58 (UTC)

請不要稱呼我為陳老師。我很想做老師。可是,我並沒有老師執照,我做老師是犯法的! 老陳 (留言)2008年10月23日 (四)
關於繁簡轉換的問題,我認為 Template:CGroup/Physics 是一個很好的模板,支援的繁簡轉換軟體功能很強。正確地使用可以給予讀者相當大的幫助;但不正確地使用會造成極大的傷害。每一個在繁簡轉換表內的人名或術語,都有其需要特別繁簡轉換的原因,考據和歷史背景。所以,我認為任何刪改都應該審慎考慮,三思而後行。我建議將這些討論移至 Template talk:CGroup/Physics 。這樣,每一位物理條目編輯者都能夠貢獻他們寶貴的意見。以後,說不定還會碰上同樣的問題。假若,沒有異議,明天,我會將所有相關討論移至 Template talk:CGroup/Physics 。祝平安!老陳 (留言)2008年10月24日 (五) 00:24 (UTC)

偽黎曼流形

就像偽幣不是真幣一樣,偽黎曼流形不包含黎曼流形。偽黎曼流形的度量不是正定的,黎曼流形的度量正定。--刻意2 2008年11月4日 (二) 17:06 (UTC)

我也看到了,雖然嚴格說來確實如此。但我覺得一般說偽黎曼流形暗示不包括黎曼流形,所以還是說黎曼流形或偽黎曼流形更好些。--刻意2 2008年11月4日 (二) 17:43 (UTC)

我把英文中關於那段數學定義翻譯了一下,有些術語可能用得不同。後來看了一下你寫的,雖然不能完全看懂,發現其實講的是同一個東西。--刻意2 2008年11月4日 (二) 18:23 (UTC)
翻了一下《新英漢數學詞彙》翻譯成基林,但不在名詞審定委員會199?年發布的詞中,僅供參考。--刻意2 2008年11月4日 (二) 18:38 (UTC)

世界盃足球賽

您好,我最新完成的條目世界盃足球賽現正參選特色條目,希望發表意見或支持,謝謝。—Jacky~TALK 2008年11月6日 (四) 08:46 (UTC)

Re: Kruskal

我之所以把Kruskal坐標系移動到克魯斯卡爾坐標系,是因為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應該儘量用中文命名。我知道在大部分中文文獻裡,許多人名都沒有翻譯成中文。這是一種十分不正常的現象,在日文和韓文的文獻裡都沒有這種情況。或許是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但人名的翻譯確實是有通用規則,況且還有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或許是覺得你翻譯成這樣我翻譯成那樣,倒不如乾脆不翻譯,或許純粹是懶得翻譯。但不管怎麼樣,這都不應成為中文維基百科不把人名翻譯的理由。人家不把人名翻譯,我們可以翻譯,人家不用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CNKI翻譯助手等工具,我們可以使用。而這樣維基百科就可以成為一個翻譯工具,以後人們撰寫文獻時,就可以用來參考,而維基百科的譯名就將流傳開來,逐漸取代以前的名稱。這也同時為大家樹立榜樣,大家看到維基百科做事認真的態度,就會紛紛模仿,並逐漸改掉懶得翻譯人名的壞習慣。即使是真的無法找到譯名,我們也應該創造一個,當然,不能胡編亂造,要儘可能按照人名的翻譯規則。如果是有正式的譯名,更應該如此。其實Kruskal coordinates是有正式譯名的,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可以查到,譯名確實是「克魯斯卡爾坐標系」。這樣難道還有理由不用中文命名嗎?--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8年11月7日 (五) 21:49 (UTC)

Heisenberg

老陳您好,對於Heisenberg一詞,大陸譯作海森堡很常見(如曾謹言的《量子力學》),海森伯當然也是一種譯法,但我認為如果兩種譯法並存並且有一種和繁體相同的話就可以避免轉換。一個例子是Kerr,這個根據查詢在繁體中克爾和克而的譯法都有,但簡體一般譯作克爾,因此就統一做克爾從而不在這個列表中出現。不知您意向如何,先致謝—迷走SuiDreamまきますか?まきませんか? 2008年11月7日 (五) 16:18 (UTC)

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我會依照您的建議,刪除海森堡項目。老陳 (留言) 2008年11月8日 (六) 01:27 (UTC)

平行移動

上面user:Ross向我提出過同樣的問題。parallel translation 翻譯成平行移動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1993年)公布的名詞。--刻意2 2008年11月13日 (四) 03:02 (UTC)

其實只要有重定向就好了,翻譯都是亂七八糟的沒有標準。既然你堅持,我就加上好了。213.197.27.252 (留言) 2008年11月13日 (四) 04:33 (UTC)

Re:超新星FA

抱歉,回復晚了,我很樂意配合你翻譯這個條目,雖然這個條目的內容明顯超出了我的知識領域範圍。-)不過誠如你所說,這不僅僅是換口味,對我來說更是增長知識的機會。等你開工時通知我一下。—木木 (發呆中) 2008年11月13日 (四) 12:10 (UTC)

re:如此這般的編輯摘要...

您好,在下同意您的觀點,在WP:文明中的確明確寫道:「編輯摘要中的定性式語言,比如:修正亂七八糟的段落,清除沒有條理的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但是,

  1. 目前沒有相關的方針,授權對於不文明的編輯摘要可以隱藏。
  2. 據在下所知,隱藏歷史版本所需的hiderevision權限,只有監管員Oversight才有的。可以參見[1][2]。閣下確認管理員有此權限嗎?Shizhao是監管員,您是否把他的操作當成以管理員身份進行了?—Ben.MQ留言-郵件 2008年11月28日 (五) 08:07 (UTC)
長夜無風告訴我,管理員可以先刪除一個頁面,然後恢復它的時候只恢復除有攻擊性摘要外的其他歷史版本。這樣就可以達到和隱藏一個版本同樣的效果了。的確,目前只有對「屢次」人身攻擊或者言語不文明的人才會封禁,而對於單獨的行為沒有相應的處理辦法。的確不完善啊~—Ben.MQ留言-郵件 2008年11月29日 (六) 00:50 (UTC)

第六次動員令

第六次動員令將在12月16日開始,1月15日結束,歡迎各位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經濟、金融動員令科技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4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六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

--Maxwell's demon (留言) 2008年12月1日 (一) 14:13 (UTC)

授予動物星章

動物星章
多謝幫忙大幅擴充條目,在下十分感謝!——JNIV 2008年12月8日 (一) 08:20 (UTC)

參加動員令須知

請各位參加第六次動員令者把自己名稱加入這裏,並在動員令展開後自行更新,以方便主持人作統計和校對,否則成績可能遺漏而不獲計算。窗簾布 (留言) 2008年12月13日 (六) 12:51 (UTC)

re:歌詞合理使用

您好,直接列出歌詞可能並不符合合理使用的要求。合理使用本身就應儘量避免,英文維基條目的歌詞也是由匿名用戶添加,可能存在的疏漏並不值得借鑑。--KEGNS 2008年12月23日 (二) 18:39 (UTC)

既如此,還請閣下自行斟酌。--KEGNS 2008年12月24日 (三) 03:56 (UTC)

Happy new year!

不好意思,上周去西班牙度假,沒看到您的留言。Let's begin!—木木 (發呆中) 2008年12月30日 (二) 22:41 (UTC)

除了一直要背着一個三十多斤的背包實在是很累人外,別的都很愜意。-)不過這個背包里裝的可是我最最心愛的寶貝。—木木 (發呆中) 2009年1月4日 (日) 17:51 (UTC)

科舉再次被提交特色條目複審,請到相關頁面提出意見,謝謝--Ws227 (留言) 2009年1月8日 (四) 15:56 (UTC)

Re:Hello

呵呵,其實一直在堅持寫條目,只是每日圖片缺什麼條目補什麼條目而已,因此一直以小條目居多,尤其一些地理類的條目。有時候僅有一個其他語言版本。最近又開始新薦的原因主要是填補動員令後的懈怠期,又趕上寫的幾個動物條目字數稍微多一點而已。那個列表有眾多的書籍,如果你希望沖特,必然要翻譯它們,但是又很容易翻譯得不倫不類,建議優先級降低。至於另外兩個條目,看你喜歡哪個了。不過這兩個條目原文都不短,要注意儘量保留原作者的貢獻。—木木 (發呆中) 2009年1月20日 (二) 21:09 (UTC)

我用skype的,你可以發電子郵件給我聯繫。謝謝!—木木 (發呆中) 2009年1月22日 (四) 08:52 (UTC)

劉慈欣版權問題

你認為http://www.lnkp.gov.cn/tansuo/Print.asp?ArticleID=1287 與維基百科雷同,那個網站表明其內容來自百度,所以我做了下功課:百度百科的條目「劉慈欣」創建於2006-04-20,第2個版本修改於2006-04-23,其內容和維基百科2006年2月5日條目版本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8%98%E6%85%88%E6%AC%A3&oldid=1485509 非常一致,極有可能是百度百科對維基百科進行了抄襲。你還認為本條目來自http://all.kehuan.net/200702/20070209135635.shtml ,但從地址上看它是2007年2月創建的,內容和維基百科2006年2月5日版本一致,誰抄誰一目了然。事實是本條目可能沒有侵權,但基於維基百科的原則,討論完成前我不應將條目復原,這讓我十分困惑。是不是說如果我認為某條目違反版權,全世界的人在討論結束以前都只能在歷史頁面中看這個條目了?什麼時候是版權討論結束的時候呢?我要是強行復原有什麼結果呢? Chaosconst (留言) 2009年2月4日 (三) 12:02 (UTC)

馬克士威應力張量

謝謝您在Wikipedia:移動請求申請將馬克士威爾應力張量移至馬克士威應力張量.我早早就很想做此移動.可是,苦於無法刪除馬克士威爾應力張量.今天,突然發現這移動已經完成.很高興,祝編安!—老陳 (留言) 2009年2月4日 (三) 19:31 (UTC)

授予維基內容專家獎及維基助理主編榮譽

恭喜!現本人根據授獎提名投票之結果,授予閣下維基內容專家獎。 同時您亦已符合獲得維基助理主編的最低要求;雖然您未有申請榮譽但現在仍直接授予 閣下: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助理主編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特此授予。日後如果要申請更高級的榮譽請再到Wikipedia:維基榮譽與獎勵申請與變更申請。

授予人:—J.Wong 2009年2月7日 (六) 09:21 (UTC)

授於動員令勳章

這位用戶已完成 動員令 1
猛將
這位用戶獲得 動員令
猛將 頭銜 1





請自行加上在用戶頁--坦克碌豬靠你(給我坦克!)(碌豬記錄) 2009年2月7日 (六) 14:38 (UTC)

你好

請看這個條目——太陽向點,試着小譯了一下,由於不懂天文發現自己寫得很垃圾。所以希望您有時間關注一下,謝謝。—KeepOpera (留言) 2009年2月8日 (日) 06:09 (UTC)

RE: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出版物列表

首段已完成,其中關於說明英文譯名的那一句在完成條目後再改吧。表格我也翻譯了一點。聽說你在msn上的時間較多,我發郵件給你我的msn帳號,請查收。謝謝。—木木 (發呆中) 2009年2月13日 (五) 22:49 (UTC)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

重定向條目哈密爾頓算符漢密爾頓算符哈密爾頓算子哈米頓算符刪除所牽涉到的問題,現正在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09/02/13進行討論與投票。需要您的關注,請您務必發表您的意見。謝謝!—老陳 (留言) (留言) 2009年2月14日 (六) 04:58 (UTC)

致謝

承蒙閣下厚愛,在下於最近的管理員投票中當選管理員。在下將盡力履行管理員義務,繼續為社群貢獻力量。敬祝編輯愉快。—Ben.MQ 2009年2月17日 (二) 11:17 (UTC)

「科學可視化」條目之同行評審

感謝您在「科學可視化同行評審當中所給予的熱情鼓勵和悉心指導!在下已經初步回復了閣下的留言並做出了相應的修正,請您指導!謝謝!—Linforest留言2009年2月25日 (三) 14:55 (UTC)

Neumann的繁體譯名?

老陳您好,最近有維基人在PhysicsTA模板上添加了Neumann的轉換。我對這個添加不是很確定,根據國立編譯館的查詢在繁體中似乎還是譯作諾伊曼為多,雖然紐曼的譯法也有。而且紐曼是一個很典型的錯譯(至少在簡體中是這樣)。因此特別徵求您的意見,在繁體中是否也應譯作諾伊曼從而不需要轉換?(根據前面已經達成的共識,繁簡體中共同的譯名不需要另做轉換,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添加也是不必要的。)感謝指點。—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2月26日 (四) 05:19 (UTC)

我讚成您的意見。 Quest for Truth 大概是把 「Newman」(紐曼)與 「Neumann」混在一起了。我查看了一下.有相當多的文章內部連結到「馮紐曼」。我可以試著修改這些連結。不知道您準備怎樣處理這件事?—老陳 (留言) 2009年2月26日 (四) 05:54 (UTC)

前幾天一直比較忙,沒時間處理維基。我已就Neumann的譯名問題向Quest for Truth說明。現在我還在Wikipedia:移動請求/當前中提出了薛定諤埃爾溫·薛定諤的移動請求,希望您能前去發表意見,謝謝。—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3月9日 (一) 17:27 (UTC)

我這幾天也正忙著翻譯「舊量子論」。這是一篇相當簡單的文章。我只需要稍加修飾語句,就可以完工了。有些多領域的文章,實在不好翻譯,一不小心,就變得四不像。只能夠刪刪減減,能翻就翻;不能翻的部分,就只好等待以後專家補足了。—老陳 (留言) 2009年3月10日 (二) 14:53 (UTC)
感謝您的支持!看到您不辭辛苦為繁多的物理條目進行譯名等用詞的規範,我感到十分敬佩。中文維基物理等學術條目質量的全面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如果能有更多人像您這樣持之以恆地從點滴做起就好了:)—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3月10日 (二) 15:28 (UTC)
多謝您的誇獎與鼓勵。我只是盡微薄之力,為維基物理做一點貢獻。希望能夠引起大家對物理的興趣。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修改諾伊曼的連結?請通知我.祝編安!—老陳 (留言) 2009年3月12日 (四) 04:46 (UTC)

你好,我記得當時這樣編輯是因為閱讀到《囚犯的兩難》一書,譯者將John von Neumann譯作「馮紐曼」,不過書中僅提及人物,沒有提及任何定律名稱或是專用名詞,所以有沒有可能在翻譯人名與專用名詞時稍有差別?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3月9日 (一) 19:23 (UTC)

我想可能馮紐曼的用法在香港較為常見,要麼在PhysicsTA中用zh-hant和zh-hk分別列出這兩個不同譯名。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3月9日 (一) 20:21 (UTC)
Quest for Truth認為「紐曼」是香港譯名。雖然這一點我也不確定,但由於無法向第三方查證,暫且只能遵照他的意見將「紐曼」作為香港地區用詞添加到轉換表中,這樣至少可以保證大陸和台灣用戶的顯示正確。好在現在使用「紐曼」重定向的條目並不多,主要集中在使用Template:量子力學的條目(只需改正模板本身即可)以及個別計算機條目中:[3],如要修正應該不算麻煩。—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3月12日 (四) 17:49 (UTC)

P.S. 老陳您好,抱歉現在才看到您的這篇DYK,這樣的條目竟然會因所謂參考資料缺少的外行理由而不能通過DYK,感覺有點好笑,中文維基的評選真是存在問題……不過文中的繁簡轉換似乎出了問題,我這裡看到的波耳、波茲曼都沒有轉成簡體,不知為什麼?—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3月25日 (三) 14:35 (UTC)

謝謝您的關注,舊量子論這篇文章內有一段關於克拉莫躍遷矩陣的講述,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海森堡發表著名的矩陣力學以前,物理不常用到矩陣牛頓力學沒用到矩陣,哈密頓力學也不需要矩陣。海森堡甚至沒認出他的理論與矩陣有關。所以,克拉莫躍遷矩陣的出現,我覺得相當有意思。可惜,英文維基的作者很省油,不願透露他的資料來源。
尼爾斯·玻爾路德維希·波茲曼兩篇文章都不是我翻譯的。尼爾斯·玻爾寫的還不錯,路德維希·波茲曼只是篇小作品,。我為這兩位物理學家的名字翻譯修正也花了不少功夫。您只要將參數轉到大陸簡體,應該會顯示出正確轉換。
關於香港地區的繁簡轉換問題,我還沒有找到一個具有權威性的官方標準網站。假若沒有標準存在的話,很容易發生爭執,大家爭來爭去,空費時間。縱使有標準存在,若不受到讀者的歡迎,標準存在與不存在的價值,也是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老陳 (留言) 2009年3月26日 (四) 04:2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