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2017年6月初臺灣暴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2017年6月初臺灣暴雨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典範條目落選2017年6月初臺灣暴雨曾獲提名典範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列表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新條目推薦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8年3月16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8年7月17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8年8月16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8年1月11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 2018年1月11日:2017年6月初臺灣因為「典型梅雨鋒面」的強降雨而導致發生哪起天氣災害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其後評選典範條目落選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同行評審(第一次)[編輯]

2017年6月初臺灣暴雨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評審期:2018年2月14日 (三) 03:59 (UTC) 至 2018年3月16日 (五) 03:59 (UTC)

第一次為獨立氣象事件編寫原創條目,內容雖然有些不足,但希望可以聆聽社群的意見,以利條目完整度提升。—夫怦R주인공~✿ 2018年2月14日 (三) 03:5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2017年6月初臺灣暴雨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26日 (二) 02:25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2017年6月初臺灣暴雨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自然科學-大氣物理學及氣象學,提名人:🍫주인공~✿ 2018年7月10日 (二) 09:35 (UTC)[回覆]
投票期:2018年7月10日 (二) 09:35 (UTC) 至 2018年7月17日 (二) 09:35 (UTC)

7支持,1反對:符合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8年7月17日 (二) 09:56 (UTC)[回覆]

典範條目評選[編輯]

2017年6月初臺灣暴雨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氣象學—氣象事件,提名人:🍫巧克力~✿ 2018年8月7日 (二) 01:42 (UTC)[回覆]
投票期:2018年8月7日 (二) 01:42 (UTC) 至 2018年8月21日 (二) 01:42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內容及來源皆充足可靠,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巧克力~✿ 2018年8月7日 (二) 01:42 (UTC)[回覆]
    ↑投票者使用刪除線刪除本票,所以本票無效。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充實全面,來源充足而得以支撐全文。--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18年8月7日 (二) 04:28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不再酒醒😢留言2018年8月7日 (二) 05:24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B dash留言2018年8月7日 (二) 05:51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基本符合標準--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8年8月13日 (一) 04:36 (UTC)[回覆]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符合標準。Walter Grassroot留言2018年8月14日 (二) 11:17 (UTC)[回覆]
  •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不符合維基百科:典範條目標準:a. 編寫良好:它的行文具有吸引力和專業水準;b. 全面:它沒有忽略主要事實或細節,並將主題置於內文中;c. 媒體:它在適當情況下有圖像和其他媒體。上次評選GA時候就提到條理性欠佳,本人覺得編寫水災雨災這一類條目,應將降水成因、水情、災情、救災、問責這些方面單獨成章一一交代清楚。①成因與影響章節內容:「2017年5月底,受梅雨鋒面及西南氣流影響,台灣北部沿海旺盛對流雲系逐漸向南擴展,促成此次的暴雨事件」——在說成因;「中國氣象局針對此鋒面影響地區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和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信號」——在說預警;「台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表示此次暴雨事件是由』典型梅雨鋒面『所促成」——在說成因;「並在梅雨鋒面影響台灣之前提醒民眾會有局部豪大雨,並伴隨雷雨、強陣風、冰雹發生」——又在說預警。個人建議成因與影響這一章節內容可以分拆為成因、降雨量(或者雨情之類的標題而不要用「影響」一詞)。②災害狀況章節內容:「中央氣象局於6月1日公布降雨趨勢圖分析,表示6月2日到6月3日各地可能出現陣雨或雷雨,並有豪雨等級以上的降雨發生機率,並指出6月4日與6月5日受到滯留鋒面影響,各地也會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在說強降雨預報;「隨着鋒面影響台灣地區,經濟部水利署於6月2日下午1時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二級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並表示新北市及基隆市共13個鄉鎮市區淹水達一級警戒,另有11縣市成立地方災害應變中心」——在說災害預警和應對;「翌日,中央氣象局表示鋒面正在往南移動,並提醒台灣中南部的民眾應防範豪雨」——在說雨情發展變化和預警;「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表示,若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當年災害準備金用罄,而後續若有公共設施復建需求時,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可依照『中央對各級地方政府重大天然災害救災經費處理辦法』報請行政院協助,並將啟動現勘審查機制」——在說救災。既然在編寫災害狀況,那麼就應當把具體受災的情況細節寫清楚,比如受災遇難人員、民宅倒塌受淹、道路交通、農作物、基礎設施受損這些情況,而不應當充斥着其他方面的內容。誠然後續事件編寫得詳盡,但正是如此,暴雨這個條目最重要的雨情災情的內容沒有很好體現。並且,全篇僅一張媒體圖片,作為GA甚至FA至少得做到圖文並茂吧?--滄海夜風留言2018年8月15日 (三) 14:34 (UTC)[回覆]
    • (:)回應@沧海夜风感謝閣下惠賜卓見,敝人在近日會針對閣下所提出的部分進行修繕與調整,若不及評選期內完成,敝人將會另外通知閣下進行相關編輯討論,看看還有哪些地方值得完善,俾利後續條目編輯,在此先說聲「謝謝您」。--🍫巧克力~✿ 2018年8月15日 (三) 23:44 (UTC)[回覆]

不合要求,提名人撤回提名--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18年8月16日 (四) 14:0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