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表現層狀態轉換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為了統一和簡單,REST應該放棄使用http頭GET、POST、PUT和DELETE來表達操作[編輯]

所有類別的信息均放在query或post的data里,這樣REST的軟件依賴性更小。 因為 1、有些http客戶端只支持get(query)或post; 2、以後的應用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類別(不是具體信息項),最終還是要混合放在get的query或post的data里的。 所以,不如一開始就建議 操作者身份(id或session)、操作動作、操作對象(以及以後可能出現的新的信息類別) 均放在post的data里。 不支持post的客戶端,可以放在get的query里。 後端獲取這些信息時,順序從 query/data/cookies 里按名(name或tag)取信息(value),取到即返回。 這樣,不支持cookie、data的客戶端,也一樣可以工作—58.61.84.250 (留言) 2009年6月6日 (六) 03:3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REST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6日 (三) 02:12 (UTC)[回覆]

譯名由來?[編輯]

詞條名字為什麼翻譯成「表現層狀態轉換」? 九千鴉留言2020年4月28日 (二) 06:3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