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菲律賓眾議院大樓爆炸案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東南亞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東南亞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東南亞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工作組圖標
本條目由菲律賓任務組提供支援。
災害管理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災害管理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災害管理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晚建立的條目要尊重先建立的[編輯]

晚建立的條目的合併是要尊重先建立的條目已經有的內容,不是把自己建立的去取代。請先研究相關的方針或者是共識。此外,不需要的簡繁轉換也要避免。你愛用的型態不應該去取代已經存在的文字,被回退是必然的。—cobrachen 2007年11月15日 (四) 16:55 (UTC)[回覆]

不是取代,我是增加了一些內容,原有內容都保留了,不信你看看我原來那個條目和這個是不一樣的。另外我把一些英文參考資料換成中文的,畢竟這是中文維基百科。如果我原先沒有建立那個條目,我看到這個條目也會進行編輯。難道現在對原有條目進行編輯也不行了?—東北虎(Manchurian Tiger) 2007年11月16日 (五) 03:18 (UTC)[回覆]

那就來比較一下你建立的和現在這個條目。你建立的條目的第一版,然後比較一下你在現在這個條目的第一次修改
你建立的條目的第一段一開始是菲律賓國民議會大樓南翼菲律賓眾議院部分於2007年11月13日晚遭到汽車炸彈襲擊,你第一次在這個條目編修的時候放進去的是菲律賓國民議會大樓南翼菲律賓眾議院部分於2007年11月13日晚遭到汽車炸彈襲擊。。你並非只是翻譯修改,而是把你當初寫的整個加以取代。
然後,再來看你在一開始的表格所作的修改。原先的是title = 菲律賓眾議院大樓炸彈攻擊事件
2007 Batasang Pambansa bombing
,你改的是title = 2007年菲律賓眾議院大樓炸彈爆炸事件。你在你所建立的條目中使用的是title = 2007年菲律賓眾議院大樓炸彈爆炸事件。同樣是把你編寫的取代原先存在的,而非單純的翻譯或者是編修。
如果你認為你的合併並沒有那你晚建立的內容去取代,請就上面的歷史說明一下,你的確只是單純的翻譯而不是取代。—cobrachen 2007年11月16日 (五) 03:46 (UTC)[回覆]
那個「爆炸」我不是改過來了嗎?還有你要是看簡體不爽我把它換成繁體好了,反正我對這個沒什麼意見,頁面上都能自動轉換。另外你不否認我加的路透中文等內容是修改不是取代或純翻譯吧。—東北虎(Manchurian Tiger) 2007年11月16日 (五) 04:25 (UTC)[回覆]
你翻譯的部分我最後一次就有保留。但是,很明顯從你一開始的修改就不是採取合併與尊重先建立的條目的基本精神為出發點,我如果不拿出這些證據,你還是要繼續堅持只是單純的編輯和翻譯?你用簡體或者是繁體撰寫我都沒有意見,然而,你並非單純以簡體翻譯或者是編修,上面的編輯歷史顯示的很清楚,難道非要把相關資料這樣攤開來才能夠謹慎考慮一下自己作的事情嗎?本來是個很簡單的編輯,不是嗎?何必要經過這樣複雜的過程才能回到最初所提到的基本精神和尊重呢?—cobrachen 2007年11月16日 (五) 04:35 (UTC)[回覆]

你看清楚了,從一開始就不是完全取代,我也有所保留。本來是個很簡單的編輯,不是嗎?沒必要再說下去了。—東北虎(Manchurian Tiger) 2007年11月17日 (六) 03:5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