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臺灣銀行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台灣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公司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公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公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SK2條目競賽相關條目[編輯]


台灣銀行台灣光復後,由民國政府設立的第一家銀行。成立時資本由國庫撥給,在長時期的經營中,透過資產重估及累積資本公積增資,資本額不斷擴大,截至2003年12月(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底,資本額已達到八百四十億元。

歷史[編輯]

信用等級[編輯]

2004年10月(民國九十三年十月)發布台灣銀行信用評等等級:長期A1,短期P-1,評等展望負向
2005年3月(民國九十四年三月)發布台灣銀行信用評等等級:長期A+,短期A-1,評等展望穩定

外部連結[編輯]


原作者:User:究極人類

SK2條目競賽相關條目相關討論[編輯]

台灣銀行日治時期就有了,麻煩將請弄清楚歷史再動筆,否則有貽笑大方之嫌。

臺銀改制公司,再創新局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即臺灣銀行)新聞稿  九十二年七月一日
臺銀改制公司,再創新局
臺灣銀行已於本日(七月一日)上午九時舉行揭牌儀式,該行依據公司法及銀行法之規定於本日辦理公司登記,改制為「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資本額為新台幣四百八十億元),回歸公司法及銀行法規範,期能本企業經營之原則,以脫胎換骨之嶄新姿態,再創新局。按臺灣銀行係於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二十日經政府專案核准設立之銀行,資本舊台幣六千萬元,悉數由國庫撥給,屬國營金融機構,成立迄今已有五十七年,若溯自接收前之舊臺灣銀行(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又推前早在民前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九年)九月二十六日開業,歷今更有一○四年,淵遠流長,堪稱國內歷史最悠久之銀行。

這種資訊網路新聞就找的到,如果你想寫出好的條目,麻煩認真找下資料。阿儒 16:03 2006年1月11日 (UTC)

修正關於「新台幣發行歷史」和「戰後史」的部份[編輯]

修正關於「新台幣發行歷史」和「戰後史」的部份。

新台幣發行史的部份,參考「中央銀行在臺灣地區委託臺灣銀行發行新台幣辦法」及2000年後繼的「中央銀行發行新臺幣辦法」,兩相比較其不同之處,發現最大不同處在於在前法中,新台幣只是法定地位比照國幣,新法新台幣則訂為國幣,其背後的意涵應為政府放棄另造國幣的打算。於是修正其中關於上印字樣「臺灣銀行」改印「中央銀行」關於統獨的猜測,將之移除,並將相關爭議討論改列入新台幣辭條中。

戰後史的部份,發現對於臺灣銀行代行中央銀行職權的部份未有著墨,儘略為提到受委託代中央銀行發行新台幣。代發新台幣只是代行的中央銀行眾多職能之一,並不足以解釋臺灣銀行在臺灣金融界特殊地位之源。於是就此改寫補充之,並淡化受委託代發行新台幣職能的部份。補充之資料,參考中央銀行網站銀行史部份改寫。

--依瑪貓 11:41 2006年4月15日 (UTC)

日文版維基有一項內容還可以加入……[編輯]

根據ja:特殊銀行 (日本金融史),其實由於日據時代的台銀是在日本成立的株式會社,所以戰後在日本法律上還有台銀,而且還有一些資產。於是GHQ在1947年透過日本天皇敕令解散了台銀(還有朝銀等)(見ja:閉鎖機関),而台銀在日資產好像用來成立了「日貿信」……但我不會日文,也不知怎樣寫……--Samuel Curtis 20:18 2007年1月5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