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朝鮮籍日本兵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用字不當[編輯]

李垠, 朴正熙, 洪思翊, 金錫源在韓國被稱為韓奸親日派 --Einaea 2006年7月1日 (六) 17:59 (UTC)[回覆]

此文有背"中立原則",反到象是為日本侵華辯護[編輯]

朝鮮是二戰受害國。朝鮮人是被強征進入日本軍隊的。與之相比, 偽軍, 漢奸到是應該談談。 --不適合 2006年6月24日 (六) 20:25 (UTC+8)

關於上述觀點持懷疑態度。我有資料圖片表明朝鮮班半島的民眾對日本侵華戰爭的支持。
http://upload.mop.com/user/2007/05/15/09/1179235792501.jpg
這是朝鮮半島民眾遊行慶祝日軍攻克南京(注意第一張照片上「祝南京陷落」的橫幅)
http://upload.mop.com/user/2007/05/15/09/1179235723361.jpg
這是韓日親善的見證
http://upload.mop.com/user/2007/05/15/09/1179235693510.jpg
這是朝鮮半島民眾在慶祝日軍在中國的勝利
http://upload.mop.com/user/2007/05/15/09/1179235613394.jpg
這是新入伍的韓籍日軍
http://upload.mop.com/user/2007/05/15/09/1179235833181.jpg
此人出生在忠清南道,叫李虎巴,日本名字是武藏正雄,是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本15師團韓國聯隊的軍曹,這張照片是日本隨軍記者所拍,登在《朝日新聞》後標題是"南京之戰中的朝鮮勇士"
--74.52.18.74 2007年05月26日(六) 18:38 (UTC+8)

南京大屠殺當時日軍不存在第15師團啊 --220.212.96.181 2007年5月30日 (三) 11:22 (UTC+8)

http://josaito.sakura.ne.jp/sblo_files/vaccine/image/kanraku01.jpg
http://www.geocities.jp/torikai014/japan/japan-daido1937-8-38-1rinnyu.jpg
這是歡迎日軍的中國老百姓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8/8f/Image077.jpg
這是忠誠日本天皇的台灣籍日軍士兵
這足以表明二戰中中國人的立場,與朝鮮一樣,它不僅僅是受害者--74.52.18.74 2007年05月26日(六) 18:38 (UTC+8)

陳述方式不當[編輯]

"維基百科"有顛倒是非之嫌。 --二戰 2006年6月24日 (六) 19:36 (UTC+8)


數字造假, 推懈責任[編輯]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戰犯里沒有朝鮮人。--Reach~zhwiki 17:59 2006年6月14日(三) (UTC)

我出示了日本政府的統計。悲哀是事實 --Lulusuke 19:42 2006年9月28日 (UTC)

二鬼子 高麗棒子[編輯]

二鬼子 高麗棒子 是民間的蔑稱,不適合列入維基的正式條目。對朝鮮人來說,這些詞彙絕對是由傷害的 offensive 的。--Manchurian Tiger 16:04 2006年4月8日 (UTC)

二鬼子 高麗棒子的解釋非常準確。應該強調一下這並非是種族歧視,這種稱呼現在一般是對朝鮮人及韓國人的蔑稱,但並不針對中國的朝鮮族。74.52.18.74 2007年5月26日 (六) 09:58 (UTC)[回覆]

二鬼子 高麗棒子 這蔑稱是從抗日戰爭時期開始在東北地區已經有過。明明是針對中國朝鮮族的蔑稱。—阿修羅 2007年5月30日 (三) 11:39 (UTC)[回覆]

二鬼子 高麗棒子 是針對日屬朝鮮侵略者的專屬稱謂,二柜子後來演變為走狗狗腿子的代稱因此這不能視為對朝鮮族的蔑稱。請友邦人士在掌握中國歷史的前提下在來編輯,。-meiyoumingzi312 18:37 2008年8月9日 (UTC)

二鬼子明明就是對日軍中的朝鮮人而言,在冀中抗戰中,對朝鮮籍的侵略者直接處決,很簡單,因為他們比日本人還狠毒很多,日本人少,統治當地很難,就留下朝鮮人當治安隊,我祖父(當時的游擊隊員)稱之為「棒子隊」。特別應注意的是,二鬼子當然不是單純的種族歧視,既然「鬼子」是指侵略者,「二鬼子」當然是指「鬼子」的幫凶了。--佳佳和莉莉 12:37 2009年3月6日 (UTC)

日本的補償[編輯]

我因為不能記述,在這裡寫。 2002年日本政府決定朝鮮籍日本兵之賠償了 http://www.soumu.go.jp/daijinkanbou/kanri/seido.html

表4 弔慰金等の給付內容
対象 名目 金額給付者
戦沒者遺族 弔慰金(一時金) 260萬日元 遺族
重度戦傷病者弔慰金(一時金) 260萬日元遺族
重度戦傷病者見舞金(一時金) 260萬日元本人
重度戦傷病者重度戦傷病者老後生活設計支援特別給付金
(一時金。見舞金同時支給)
260萬日元本人

--Lulusuke 10:15 2006年8月14日 (UTC)

注意給出可靠的來源出處[編輯]

1.南京戰役的作戰序列中並無韓國軍隊所在的所謂「十五師團」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4%BA%AC%E4%BF%9D%E5%8D%AB%E6%88%98#.E6.97.A5.E6.9C.AC.E6.96.B9.E9.9D.A2
2.mop的圖片大都無法打開,而且那是一個論壇而已
3.似乎除了「我祖父」的回憶和論壇之外,再無其他來源了 --123.233.147.126 14:51 2012年10月19日(五) (UTC)

第一部分沒有列出可靠來源,故移除。[編輯]

移除部分內容的拷貝:

朝鮮籍日本兵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朝鮮半島主要派往滿洲國進行治安活動的朝鮮半島人。
根據日本勞動厚生省統計,朝鮮籍日本兵共24萬2341人 其中有2萬2182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戰後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列為B、C級戰犯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處死刑。戰犯中有129人是「軍屬」。(註:軍屬是當時日軍用語,乃日語「軍人傭人」之意,非漢語的「軍人家屬」之意),被徵用為俘虜收容所的監視員。戰後1952年4月對日和平條約生效後,朝鮮半島人多數脫離日本國籍,而朝鮮籍戰犯仍以「日本人」之名科以刑法執行,繼續拘禁於東京的巢鴨監獄,最後一名囚犯在1957年岸信介內閣時被釋放。被釋放後,日本政府以喪失日本國籍為理由,不符合領取「戰傷病者、戰歿者遺族援護法」、「恩給法」等的撫恤補償金。1965年,日韓條約締結後,日本政府又以「補償問題全部解決」為由不給予補償。韓國政府對1945年8月15日之前的死亡者,認定有補償請求權,至於判決死刑的23人一直沒有領到補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場上,當時在日本控制下的朝鮮人、台灣人並沒有服兵役的義務。不過,客觀而言,朝鮮半島有2,140萬左右的人口,確實是一大人力資源。因此,1938年2月,由於「陸軍特別志願兵令」的發布,日本首先在朝鮮半島實施「志願兵」制度。1941年開始朝鮮半島人入營日本軍隊。所有的朝鮮半島人被要求進入日本軍或軍工廠,這些人中還有很多人在滿洲國做警察。朝鮮籍日本兵大部分被分配到日本關東軍中。--EchoSori 2013年11月29日 (五) 10:44 (UTC)[回覆]

不應作「朝鮮籍日本兵」[編輯]

文中內容既然係講及日本統治時期之朝鮮裔日本軍人,則「朝鮮籍」實乃錯詞。當時朝鮮已經係日本帝國植民地,朝鮮國籍、大韓帝國籍均已不復存在也。 按日語條文作「朝鮮人日本兵」,則中文用詞當以「朝鮮/韓 + 裔 + 日(本)兵/軍」為正。--Vc06697留言2022年11月23日 (三) 15:5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