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1 4.5英寸加農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1 4.5英寸加農炮
美國陸軍野戰火炮博物館的M1型4,5英寸野戰炮奧克拉荷馬州,希爾堡
類型野戰炮 加農炮
原產地 美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2年–1945年
使用方 美國
參與戰爭/衝突二戰
生產歷史
研發日期1939年–1941年
生產日期1942年9月–1944年2月
製造數量426
基本規格
重量5,654 kg (12,465 lbs)
長度8.15 m
槍管長度4.918米(16英尺2英寸) 43倍徑
寬度2.4米(7英尺10英寸)
高度2.12米(6英尺11英寸)

炮彈分裝式炮彈
口徑114 mm / 4.5 英寸
後膛阻斷螺紋
後座力液壓氣動式
載具開腳式載具
射擊仰角0° to +65°
迴旋角度53°
射速最高射速: 4發/分鐘
持續射速:1發/分鐘
槍口初速693 m/s (2,274 ft/s)
最大射程19,317 m (21,125 碼)
瞄具M12全景瞄具

M1 4.5英寸加農炮是美國在二戰初期研發的一款火炮。該火炮使用與M1 155毫米榴彈炮相同的底座;以及與英國BL 4.5英寸中型野戰炮相同的彈藥。西歐戰場的美國陸軍在戰爭後期將該火炮用作級火炮支援;戰後,該火炮即退出現役。

研發及生產[編輯]

1920年,美國陸軍軍械署開始着手設計一款新型中型野戰炮。由於美軍在一戰期間使用過M1906 4.7英寸火炮英語4.7-inch gun M1906,該口徑亦被選取作為新式火炮口徑。該計劃最終成為了M1922E 4.7英寸火炮,該火炮使用M1921E底座。但由於經費問題,該型火炮並未投入生產。[1][2]

該計劃在1939年得到重啟;1940年初,新式火炮的設計已經完成,型號為T3 4.7英寸火炮。該火炮與當時正在研發的M1 155毫米榴彈炮(1962年後編號為M114 155毫米榴彈炮 [3])使用同一底座。但隨後陸軍決定該火炮應使用英國4.5英寸彈藥。1941年4月,修改後的火炮定型為M1 4.5英寸加農砲[1][2]

火炮於1942年9月投入生產,1944年2月生產終止。[2]

M1 火炮生產表[4] [5]
年份 1942 1943 1944 總計
產量 41 345 40 426

技術細節[編輯]

M1野戰炮在構造和外表上與M1 155毫米榴彈炮非常相似。唯一較大的差異是該火炮使用4.5英寸(114mm)口徑的炮管。其炮管膛線為右旋,纏距為32倍徑,[6] 由於炮管過重而使用兩根平衡彈簧。炮尾採用斷紋螺紋式,後座系統採用液壓氣動式,可調長度。採用開腳式載具,載具無彈簧並使用充氣式輪胎。在射擊位時,火炮由一個可伸縮底座支撐。火炮裝備有M12全景瞄具。[7]

服役歷史[編輯]

M1 155毫米榴彈炮(左)與M1 4.5英寸野戰炮(右),奧克拉荷馬州希爾堡,陸軍野戰火炮博物館。由圖可見兩者的相似度。

二戰中美軍共有16個野戰炮兵營裝備該型火炮,且全部部署至歐洲戰場[註 1][2],這些火炮營用於軍級火炮支援。M1 4.5英寸加農炮的主要牽引車為M5高速牽引車英語M5 High Speed Tractor。1945年9月,該型火炮性能過時退役。[1][2]

以下野戰炮兵營裝備M1型4.5英寸加農炮:第172,176,199,211,259,770至775,777(由非裔美籍組成的砲兵營[11]),935,939,941以及959炮兵營。[10]

該型火炮射程較遠,其射程超過M1918M1式155毫米野戰炮並比M1式155毫米榴彈炮的射程遠5公里。M1式155毫米加農炮的射程較其更遠,但前者重量幾乎是後者的三倍。

但另一方面,該型4.5英寸火炮所發射的高爆彈威力不足。其炮彈使用低質量鋼製造,導致其彈壁較厚。因此,其高爆彈裝藥僅有2公斤左右,這甚至低於105毫米高爆彈的裝藥。同時,由於該火炮的口徑較為獨特,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後勤的壓力。[1][2]

衍生型[編輯]

  • M1920 4.7英寸火炮(M1920底座)[2]
  • M1922E 4.7英寸火炮(M1921E底座)[2]
  • T3 4.7英寸火炮 (1940)[2]
  • M1 4.5英寸火炮(1941)[1]

該型火炮曾有改裝於加長的M5輕型坦克底盤上的自走實驗版本,型號為T16 4.5英寸自行火炮,僅有一輛原型產品。[12]

彈藥[編輯]

M1採用分裝式彈藥,炮彈種類僅有高爆彈。[13]彈頭可使用M7標準裝藥以較小初速發射,或使用M8裝藥以完全初速發射。以下表格為M8裝藥發射數據。[14]

可用彈藥[6][13][15]
類型 型號 彈頭質量, 千克 裝填物 炮口初速, m/s 射程, m
高爆彈 M65高爆彈 24.9 2.04 kgTNT或1.85kg 50/50阿馬托或2.1kg特莫耐特

693 19,317
空包彈 M8空包彈 - -
發射藥[14]
型號 發射藥重量 kg 組成
M7 (標準裝藥) 2.95 單獨裝藥
M8 (超裝藥) 5.08 基礎以及增強裝藥
M6 (空包彈) 5.40 基礎以及增強裝藥
混凝土穿透, mm[6]
彈藥 \ 距離, m 0 914 4,572 9,144
M65高爆彈 (入射角為 0°) 1,158 1,067 640 366
不同國家/時期的測量方法不同,因此數據不能用於直接對比。

備註[編輯]

  1. ^ 部分參考資料為17個,但經考證為錯誤數據。該資料中多出的第215野戰炮兵營根據其他資料是155毫米榴彈炮營,並非4.5英寸加農炮營。此外,該資料另外的一個錯誤是將第198野戰炮兵營列入4.5英寸加農炮營,實際上198炮兵營使用155毫米榴彈炮,而且其編入太平洋戰區,不可能在西線,因此應該是16個炮兵營。[8][9][10]

參見[編輯]

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Hogg - Allie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II, p 50-5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Zaloga - US Fiel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II, p 18-19.
  3. ^ M114_155_mm_howitzer M144 155 mm howitzer. wikipedia. [2020-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4. ^ Zaloga - US Fiel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II, p 9.
  5. ^ Official Munitions Produ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Months, July 1, 1940 - August 31, 1945 (War Production Board and Civilian Production Administration, 1 May 1947) p. 137
  6. ^ 6.0 6.1 6.2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 p 506.
  7. ^ Technical Manual TM 9-2005 volume 3, Infantry and Cavalry Accompanying Weapons, p 59-62.
  8. ^ M. Hamlin - Leyte: The Return to the Phillippines, p 119.
  9. ^ 215 Field Artillery Battalion (USA). Back to Normandy. 
  10. ^ 10.0 10.1 Stanton - World War II Order of Battle: An Encyclopedic Reference to U.S. Army Ground Forces from Battalion through Division, 1939-1946, p 393-424.
  11. ^ 777th Field Artillery Battalion (4.5-inch gun).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2020-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12. ^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 p 337-338.
  13. ^ 13.0 13.1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4, Ammunition Inspection Guide, p 486-490.
  14. ^ 14.0 14.1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1, Artillery Ammunition, p 300-304.
  15. ^ Technical Manual TM 9-1901, Artillery Ammunition, p 183-184.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