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龍毓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毓峻(1882年1月20日—?),字鐵元,自署桀廣,晚號桀叟湖南攸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留學日本時期[編輯]

早年龍毓峻曾先後師從巴陵周質夫龍汝霖湘陰郭立山。16歲時,他中秀才。1900年至1901年前後,他師從楊守仁(楊篤生)。1902年,他和表叔鬍子靖、堂姐丈周彥融丁文江楊守仁湖南巡撫派送的速成師範生十人赴日本。到日本後,他和楊守仁周彥融同入東京本鄉清華學校,師範生則入宏文學院。兩校距離較近,故雙方學生時常來往,龍毓峻遂結識了黃興。後來龍毓峻和黃興等人因報考學習陸軍不成,遂同入東京體育會。1903年春,二十多名自費生從湖南到東京,湖南同鄉們推舉龍毓峻招待這些新生。由此,龍毓峻結識了這批新生中的陳天華曾鯤化等人,並和陳、曾二人成為好友。此後,他還結識了陶成章等人。

1903年初夏,龍毓峻乘暑假回國探親,到安徽探望了父親龍紱祺(當時他正在安慶候補通判),後與弟弟龍毓彪到長沙探望了叔父龍湛霖。當時龍湛霖正和龍璋譚延闓等人開辦明德學堂,由鬍子靖主持,聘黃興教歴史。龍毓峻和他們日日相處,並經黃興柳聘農介紹而結識了周震麟張繼等人。1903年初秋,龍毓峻和五舅柳鞠農、八舅柳聘農赴日本,柳鞠農宏文學院,龍毓峻和柳聘農東京體育會

1904年初,龍毓峻和柳聘農回國探親,先到安徽,後到長沙。農曆三月,龍毓峻經黃興柳聘農介紹認識了宋教仁劉揆一徐應葵彭希明等人。當時,黃興柳聘農劉揆一宋教仁及龍毓峻的表兄柳繼貞正在秘密聯絡湘中哥老會首領馬福益王福泉李伯年等,組織華興會,並准備在十月初十日慈禧太后生日當天發動起義。他們辦了名義上為教日文的「東文補習班」,實際上該班是個秘密聯絡機關。龍毓峻在補習班教日文,其間還短期在譚延闓任監督的經正學堂任舍監並教體育。黃興托準備赴日本的龍毓峻及其弟龍滌英中途到泰興,從龍璋處求得革命經費。

龍毓峻及龍滌英正在泰興和龍璋商議籌款之時,華興會長沙起義事洩,黃興宋教仁劉揆一胡瑛張繼徐英葵彭希明楊守仁等逃到上海,龍毓峻及龍滌英遂趕到上海。不久,因萬福華在上海刺殺王之春未遂,黃興章士釗等人被捕。龍毓峻及龍滌英楊守仁劉揆一柳聘農等人倖免被捕。後來因為和黃興一同被誤捕的江西巡防營統領郭人漳擔保,郭人漳和黃興被首先釋放,後來龍毓峻和宋教仁劉揆一楊守仁柳聘農等人用龍璋提供的資金營救出章士釗等其餘人員,共同赴日本。

1905年,龍毓峻補官費留學,入東京築地工手學校土木科。不久,他經柳毓衡王延祉作介紹人,加入中國同盟會。1908年,他從東京築地工手學校土木科畢業。回到長沙後,他任湖南高等實業學堂土木科主任以及湘路公司名譽顧問。

辛亥革命前後[編輯]

1909年,留日的湖南籍同盟會員陸續從日本回到湖南。龍毓峻遂和龍璋議定由湘路公司(龍璋譚延闓席沅生任董事,余肇康任總理)開辦鐵路學堂,既能培養鐵路方面人才,又可作為同盟會活動機關。1910年,該鐵路學堂開辦,龍璋任監督、余肇康任總理,龍毓峻任教務長。教職員有曾傑文斐李洽洪榮圻龍養源吳超澂彭延熾龍滌英等人。中國同盟會湖南分會遂由此成立,龍毓峻主持會事並兼管財務。鐵路學堂租下了吉祥巷作為中國同盟會湖南分會的總部。龍養源創立的文明繡業女學堂吳作霖體育社文經緯所辦的富訓商業學堂等是該會外圍秘密聯絡點。龍毓峻還和曾傑龍養源彭莊仲蘇鵬譚心休謝介僧等在萍鄉安化組建礦業,以獲得革命經費。1911年,他和文斐文經緯龍璋粟戡時易宗羲左學謙黃瑛姜濟寰曾傑常治發起成立鐵路協贊會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鄂軍代表胡燮槐到湖南稱清軍即將南下,龍毓峻遂通過龍璋邀請中路巡防營統領黃中浩參加長沙起義並主持軍事,不料黃中浩未及參加起義即遇害。辛亥九月初一日,長沙光復,此後他任湖南都督府官錢局總辦,並理藩庫。不久他改任交通司路政科長。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不久國民黨成立,龍毓峻以同盟會員資格加入國民黨。龍毓峻力主將鐵路學堂更名湖南鐵路專門學校,並任校長,同時辭去了交通司路政科長和實業學堂的職務,專任該校校長。

二次革命後[編輯]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11月袁世凱任湯薌銘為湖南都督,以取代譚延闓湯薌銘到任後,先後殺害了財政司司長楊德麟、警察局局長文經緯、會計檢察院院長易宗羲、籌餉局次長伍任鈞等。龍璋則被龍毓峻等人保護起來,護送出長沙。1914年,貝允昕主辦的進步黨機關報《長沙大公報》指責龍毓峻兄弟先後數次容留黃興,「為湘中亂黨之尤」。湯薌銘遂下令停發湖南鐵路專門學校經費,並勒令解散該校。1916年秋,他在寶慶粵鹽專局辦稅務,後辭職,應友人邀請到北京,後經首鳳標介紹,在交通部鐵路學校教鐵路及河工工程學。

1917年張勳復辟,龍毓峻辭職南下。同年8月,曾鯤化任株萍鐵路局長,龍毓峻應邀任該局總務處長,後改任機務處長,又代理會計處長。1924年,龍毓峻的雙親先後逝世。他在株萍鐵路局任職以後,還曾在長沙萍鄉安源攸縣醴陵瀏陽等地的藝芳女子中學周南女子中學、女青年會、楚怡工業學校文藝中學湘雅醫學院衡萃女子職業學校教歷史、國文,受到老朋友首鳳標曾葆蓀曹典球唐彥等人的關照。他還曾應唐彥之邀在宜昌禁煙處任職,奉叔父龍紱瑞之命在武漢鄂岸榷運局任職,又曾應德國駐長沙領事館舒理茲領事之邀任顧問數月。1927年,他任鐵路協會執行委員時,中國共產黨正領導湖南農民運動,他參加了這一農民運動,並記述道:「時余寓瀏陽門識字裡,附近農民知余為無產階級,頗見信任。謂近郊農民協會成立,當公推余為隊長,由省農民協會一,開會則戴笠持矛率眾往。」

任職黨史會[編輯]

1930年,龍毓峻到南京,任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簡稱「黨史會」)採訪。他還曾兼任人事室主任。其間,他還曾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兼任國學教師兩年。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受黨史會主任委員張繼委託,龍毓峻率檔案處科長許師慎負責護送黨史會的史料自南京經長沙,至1938年抵達重慶。1946年6月,他辭去黨史會職務,隨即舉家自重慶遷居南京。1949年後,他舉家遷居青島

著作[編輯]

  • 鱗爪錄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