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魏友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魏友棐(1909年10月—1953年),浙江寧波府慈城鎮人,彥忱忱若穹樓,筆名章榴涉崔[1]民國時期金融評論家、銀行家[2]收藏家、書畫篆刻家、海派篆刻代表之一[1]

生平[編輯]

早年師從馮幵。畢業於寧波甲等商業學校。後隨秦潤卿上海,任職於福源錢莊,後升至襄理[2]。在錢莊接觸新興的銀行金融業,當時民國金融波動,開始寫金融時評,評議當時的市場和經濟貨幣政策。20世紀30年代,參與《文匯報》創建,任五人社務委員會委員[2][3]。成為《錢業月報》金融主筆,又受邀《申報》、《中央日報》、《大公報》、《文匯報》、《華報》等民國多家大報的特邀評論貨幣、匯率、稅收。後任《大公報編輯、社評委員[需要較佳來源]。1953年病逝於上海[2]

藝術[編輯]

魏氏在書法國畫篆刻均有造詣,以篆刻藝術成就為最高,是海派篆刻代表家之一。其身前作品已有盛名,被朵雲軒(今上海朵雲軒集團)收藏,亦樂於與海上諸家合作書畫並相唱和,如與沙孟海[4]汪亞塵[5]房毅張大壯姚虞琴亢公奭等。一生所作楹聯、扇面、碑銘眾多,現其遺作多見於歷年各大拍賣行,書法上與譚澤闓譚延闓之弟)齊名[1]

家庭[編輯]

娶早年啟蒙老師馮幵長女馮貞俞為妻,子魏永征香港著名新聞法學家[3][需要較佳來源]。孫魏武揮[4]

代表論述[編輯]

  • 1933年1月15日[需要較佳來源]
    • 《廢兩改元後之領券期日問題》、《十年來上海錢莊事業之變遷》
  • 1934年至1935年[需要較佳來源]
    • 《論銀行錢莊之爭》、 《評劉冕執錢幣革命論》、 《廢除日流制之擬議》、《變革途上之世界經濟》、《減租問題面面觀》、 《董事對銀行應負之責任》、 《如何確立本年經濟大計》、《高利存款與低利存款》、 《錢業不參加小借款銀團之討論》、《銀價提高與中國》
  • 1936年至1941年[需要較佳來源]
    • 《幣制改革後農民購買力的推動與入超》、《日本經濟的特殊發展與日圓的暗礁》、《法幣價值變動原因之推索》、《統稅加征的內容與財政環境》、《鹽稅的加征與增收》、《戰費與轉口稅增征案》、《關稅擔保債務償付辦法的變更》、《外匯統制與黃金國有》、《上海外匯暗市的檢視》、《外匯平衡基金的史的觀察》、《平衡預算聲中的華北走私問題》、《上海的匯劃錢莊》、《金集團的崩潰與國際貨幣協定》、《上海交易所風潮所見的經濟病態》、《全國戰時財政動員的估計》、《我國現行戰時經濟施政與批評》、《抗戰中之國際貿易》、《我國現負內外債與債信前途》、《中國會膨脹通貨嗎?》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魏友棐. 中國海西藝術網. 2013.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2.3 上海金融報. 银行家“扇面”竞拍记. 東方財富網. 2013年5月5日 [2016年8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8月18日). 
  3. ^ 3.0 3.1 謝振聲. 著名新闻法学家魏永征. 寧波網. [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我的祖父魏友棐先生. 扯氮集. 2008年8月21日 [2016年8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26日). 
  5. ^ 汪亚尘 魏友棐 1944年作 水暖濯春鱼. 博寶. 2007-09-09 [2016-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