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則(601年—676年),唐代將領,字宏規,涇州安定人,官至上騎都尉,有子四人。

生平[編輯]

高則的祖先是渤海人,但是後代因為當官遷家到涇州安定縣。而高則自幼熟讀兵書,在隋末動亂的時候追隨李淵征討東西南北。義寧二年,由於薛舉在幽隴之地作惡多端,高則自請隨太宗出征,於長孫無忌帳下出謀劃策。因為高則的幫助,長孫無忌在崤陵俘虜了很多西秦軍隊,所以高則在戰後被封為朝散大夫,被賜物三百段。在唐朝版圖穩固後高則轉向內政,咸亨三年,他被任命為檢校水運使搜粟都尉並前往河陽負責治理水旱問題。不久他就依靠引水成功解決乾涸,被封為上騎都尉。上元三年三月,高則在樂邑的府邸內去世,享年七十六,並於十月份葬於安定縣東南二十里處的平原。戴逵在高則死後被命為他撰寫墓志銘,並由張昶刻石於上。[1]

世系[編輯]

高沖:高則曾祖,先從北齊,後為周左屯衛別將。

高赦:高則祖父,周南和縣縣長。

高仁叡:高則長子

高仁楷:高則次子

高仁護:高則三子

高仁昉:高則四子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