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祖禹 (明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祖禹(?—1633年),字又元,湖廣蘄水(今湖北浠水)人,明朝將領。

生平[編輯]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武進士,任瀋陽守備。出戰鄧祖禹入陣多格殺後金兵,中箭墜地昏迷,半夜才甦醒,呼叫守城士兵入城,負箭如刺蝟,受傷嚴重,所以告歸養傷。崇禎初年(約1627年),起任宣府游擊,召入保衛京師。副將申甫的部隊覆滅,鄧祖禹在盧溝橋遭遇後金軍,殊死戰鬥,提升為涿州參將。[1]上疏請求召見應對,沒有被允許。入朝上書,聲音很嚴厲,被御史彈劾入獄,然而皇帝很是採納他的話。過了很久赦免出獄,任辰沅參將,擒獲苗人叛軍首領飛天王張五保,斬首一千五百多,掃平了他們的巢穴。升至副總兵,管轄德安、黃州。在土壁山攻打農民軍,把俘虜全部占為己有。當權的將領要彈劾他,請求征剿賊寇為自己贖罪。巡撫就命令他增援應城,帶領七百人入城。農民軍大量到來,包圍數重。鄧祖禹突圍退守到西城外,環顧左右說:「吾受國厚恩,誼當血戰以報皇上,突圍得出,幸也,不則以死繼之。復何言?」後又被農民軍包圍,軍敗被俘。農民軍勸降,鄧祖禹怒罵不屈。農民軍言之再三,鄧祖禹又罵說:「若此,須換郤肝心。」變民笑說:「換不難。」被挖出心肝而死。[2]

參考資料[編輯]

  1. ^ 《明季北略》卷九
  2. ^ 《明史》卷二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