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達里克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達里克廟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達里克廟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4-138
認定時間2006年9月4日

達里克廟,又稱達爾黑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諾日公蘇木陶力嘎查駐地,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

簡介[編輯]

達里克廟位於巴彥浩特西北150公里。創建於清仁宗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取名「達里克廟」。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先後兩次擴建。同治八年(1869年),遭到馬化龍部破壞,建築受損。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年)修復。該廟共有5座殿宇,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福因寺的屬廟。鼎盛時期,該廟有喇嘛250多人。該寺共有8座佛塔,呈一字形橫向排列,處在戈壁之中,塔內藏有多種佛像和經卷,象徵着諸佛智慧永駐塔中。[1][2]

文化大革命爆發之初,廣宗寺(南寺)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肉身靈塔被紅衛兵毀滅。後來有僧人秘密保存了倉央嘉措的骨灰,甲木英旦活佛便曾參與倉央嘉措骨灰的重新發現及以骨灰製作舍利子。如今,這些用骨灰製作的舍利子,除供奉在廣宗寺(南寺)新落成的倉央嘉措靈塔、靈殿之外,也有少量供奉在達里克廟。[3]

參考文獻[編輯]